唉,別提了,就因為我和他們不是一個姓的就這麼埋汰我,太不友好了。」楊瑾趴在涼亭中的石台上嘟囔着嘴說道:「難道不是一個姓就不能和諧共處嗎?」
「還有啊!今天來了一個大哥哥,說是村外的人,他好像...他把我扶了起來,還給我吃了白面饅頭,好大,好軟,好甜的饅頭。」
托着下巴的楊瑾喃喃道:「他是從城裏來的,他好特別哦。」
此時,焚香燃盡,入夢之法散去,少年來到了現實的世界裏。
然而此時,楊瑾卻是還在念念不忘,那位來到這裏的青年。
他是誰呢?
....
青年叫做馬東文,是下鄉的知青,來這裏,是為了學習工農思想。
說是學習,其實就是在這裏和鄉親們一起勞動工作,一起換工分,一起攢錢,一起吃大鍋飯,他沒有因為知青的身份多了一份優待,反而因為外姓人來到這裏『搶了工位』,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馬東文不在乎,他喜歡梅山村,喜歡這裏的山,喜歡這裏的水,喜歡這裏的水。
在這梅山村里,只有兩個人,會護着楊瑾不被其他小孩子欺負。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馬文東。
馬文東是外面來的知青,沒有那麼多宗族門第的思想,他總是在說,我們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首先是這個,才是別的。
他對楊瑾好,並不是因為楊瑾有多麼特別,而是因為他平等的,公正的對待着每一個人——雖然這讓村子裏的孩子們怎麼都喜歡不起來,畢竟,自己都淪落到了和楊瑾一樣的待遇了。
大人也不喜歡他,他這個外鄉人,搶工分的,搶飯的,勞作起來還沒有什麼力氣,這樣的秧子,有什麼好。
直到有一天,矛盾爆發了,不知從哪裏來的消息,說要讓那些臭老九們好看,要讓那些宣揚封建迷信的人好看。
剛巧,梅山觀啊,是外姓人,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梅山觀的觀主,又學西學,又是道士。
於是乎,山民們雄赳赳氣昂昂的,就奔着那梅山觀去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過去,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