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一個言聽計從的人,偏偏在關鍵時刻為了面子犯糊塗。
非得一意孤行和項羽比戰功!
這下倒好,十萬大軍都給丟了!
「唉。」
張良嘆了口氣,已經沒有說話的心思,轉頭繼續悶聲趕路。
此時急着趕往巨鹿,一來是為了躲避秦軍。
另一方面,就是看看項羽到底有沒有能力庇護魏國!
雖然這次各路諸侯王因為楚懷王的召集,都帶兵趕到了巨鹿救援趙國。
但是,面對章邯的四十萬大軍,說不怕肯定是假的。
各路諸侯王聯軍加起來,人數也才不過二十多萬而已,怎麼是四十萬大軍的對手?
而且,章邯還是擊敗了陳勝的光輝戰績。
這些諸侯王心裏是忌憚得很!
要不是因為唇亡齒寒,才不得不來。
畢竟,大家都是打着反抗暴秦的旗號。
這次如果不響應懷王的號召救趙,等到下次自己被圍困的時候,恐怕也不會有人來救了。
即便如此,各路諸侯王帶來的兵馬也不過十數萬而已。
二十萬聯軍里,楚軍就佔了一半。
所以,項羽在聯軍中佔着主導地位。
其他各路諸侯王,也在觀望着楚軍的動態。
在項羽第一次召開渡河作戰會議的時候,諸侯們就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渡河。
大家領兵趕來,都是為了面子而已,誰會真想為了其他人拼命,折損自家兵力。
要是真傻乎乎把這點家底拼光了,以後還拿什麼守住地盤。
就連說起話來,也是底氣不足。
魏豹被楚懷王扶持,這些諸侯王又怎麼會不羨慕呢。
奈何,魏國十幾萬兵馬,人家有爭奪的本錢啊!
所以,這些諸侯王更多的只是來看戲。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立刻跑路,在這個亂世中保住實力才是王道!
諸侯王的心思,各自都是再清楚不過。
換位思考的話,如果是魏軍當時也去了巨鹿,恐怕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
說到底,沒人看好這一戰,不少人覺得能夠保持現在劃江而治的局面就已經很滿足了!
張良腳下不停,在山林中快速穿行。
心裏,卻很沒底。
這一戰,只有成功解救了趙國,項羽的聲望才能得到巨大提升。
魏王刻意討好結交,才能得到庇護。
等到大將軍韓信還軍,再作商議了。
張良心中無奈的嘆息:「唉,一戰落得如此下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