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朱利安老頭回國了。
大清帝國借義和團想要扶清滅洋,百姓與洋教堂的紛爭激化,雖然在南方,受到洋人扶持的漢人區域受到的衝擊不大,但是朱利安想要促成的修路,開礦等事宜變得更加沒有希望。加上德皇發表了言辭激烈的**講話,意味着八國聯軍侵華已經迫在眉睫。朱利安老頭也只有回國一條路可以走。
為了不上朱利安這個還算盡責的老師的空缺,張春從大班中抽了兩個學習成績好的女孩子一邊繼續學習,一邊帶小班的孩子。張春的精力轉向中班和大班。不過雲龍鎮蒙學堂來了一個據說很有後台,留學過日本的學生當老師。
這個人叫顧明,袁芳三哥的同學。
顧明是江蘇人,父親在上海的商行做得很大,比袁定國早一年去的日本,讀的是陸軍學院。回國後,顧明的父親在張之洞門下託了關係。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受到張之洞的重視,而被派了一個閒職。顧明一怒之下,藉口給袁芳送信,到了雲龍鎮。就被雲龍鎮蒙學堂聘請為了校長。
雲龍鎮的蒙學堂是百家巷的官宦人家資助建成的,請顧明當校長不過是因為各種複雜的關係,或者是要在顧明身上進行投資。實際上,雲龍鎮蒙學堂只有三十多個富家子弟在讀書。本身也有兩位老私塾先生。
加上顧明見到袁芳的時候,眼神就不太對了。所以就三天兩頭往張家嶺跑。他是學軍事的,所以對於張家嶺護衛隊的訓練方法產生的興趣。
張春不願意浪費這位「大學者」,乾脆以袁芳為「誘餌」,讓顧明來的時候給中班上文化課。
這一年雲龍河大旱,糧食大減產,河南災民這次是拿着刀槍過來的。災民和新建的新軍發生了戰鬥,新軍動用了大炮。災民潰散,小股的災民開始四處洗劫。河南災民和本地山民合流,雲龍鎮受到了攻擊,不過災民沒有攻進雲龍鎮,幾大家族為了保護商業利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哪裏。損失的是鄉村,不過這次災民沒有殺多少人,只是搶東西。
糧食,致命的糧食被搶了,連雲龍鎮的糧倉也被搶了。雲龍鎮的商戶們不怕,他們可以輕易從漢口調運糧食過來,所以他們沒有守糧倉。匪患過後,糧食來了,但是糧價漲了三倍。
張春不禁懷疑,是不是糧商與土匪們一起合起來玩老百姓的。
因為張家獨享了南河的灌溉,所以旱災對雲龍鎮沒有影響。小麥依然是大豐收,因為土壤肥力增加,以及小麥種子進一步地優選,畝產達到了五百多斤。算起來已經超過了張秀清能夠記得的自耕農們最高的產量。
張家糧食豐收,一下子就成為了災民們瞄準的地方。
不過張春在山民和湖匪中是「惡名遠播」,所以開始來的可不是普通災民,而是拿着刀槍的災民。
槍聲響起的時候,顧明,張春和袁芳都在教室里給學生上課。
三個人連忙將小班的孩子集中到了內院。然後帶着負責後勤的女人和大班的孩子跑到南北門關上了城門。才跑上城牆。
這中間槍聲並不密集。但是一直沒停。
槍聲傳來的是金雞嶺的方向。不過山頂上的張家似乎也關上了厚重的大門,有人在屋頂上警戒。
槍聲很零散,不在一處。
能夠看見護衛隊員們快速移動和伏擊的身影,短兵相接也非常短暫,幾乎是一邊倒的屠殺。張家嶺的這些孩子都見過血,都見過父母親人被屠殺的情景,所以對殺人沒有任何不適應。連袁芳都只是咬着嘴唇,沉着臉。
顧明把望遠鏡放下時就吐了。
戰鬥持續時間很短。從發生到結束不到十分鐘。六十多個土匪被殺。土匪們完全沒有抵抗能力。甚至有些連土匪都沒看到人就被子彈和弓箭殺死。他們本來就是災民集合而成,沒有死戰的心思,於是就潰敗了。
而此時拿着棍棒準備支援的南張村的成年人才剛剛跑到橋頭。
六十多具屍體,衣衫襤褸,瘦骨嶙峋,有些也不多過是十六七歲的少年。
這些人活着時也許很猙獰,但是死了,卻充滿了一種悲哀。
這些人中只有一半是被遠程射擊而死,一半是給護衛隊員近身用匕首殺死的。他們手中都有棍棒刀叉等長兵器,也有鳥銃和
第15章 收留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