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本,只要控制得當一份報紙的成本控制在八文到九文還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李亨可能不會賺錢,但是絕對不會虧錢,唯一的投資就是第一筆啟動資金了。
而隨着報紙印刷數量的增加,成本還能再降,還能給文章作者一筆不錯的潤筆費。
辭別了陳子龍李亨立刻開始操辦這件事。
從鐵匠裏面找了幾個會鑄造燒青銅的,後世的鉛字是一種合金,咱們有幾千年的青銅冶煉史,鉛、錫和銅三樣金屬又是常見的礦物,所以稍微一琢磨就能弄字模了。
而印刷的油墨這個在大明也不是高科技,這印刷用墨在大明也有水性墨和油性墨兩種,油性墨不陰墨但是價格更貴。
李亨只需要找一個搞印刷的老師傅,調製出一種專門用來適應他的金屬活字的油墨就行。
這個事情一開始,李亨就忙的腳不沾地了,先是工坊那邊軋棉機要生產,紡紗機也要生產,還要技術改進,雖然有胡大定一家和趙德柱一家看着,李亨也怕不露面這些人不老實。
李亨記得後世有這麼句話,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老師那邊陸續在寫信給自己的熟人說這個事情,李亨也請師傅出面請了幾個學問不錯的,自己又招募了一些成立了編輯部,先把架子搭好稿子收起來。
然後印刷廠這邊也要進行技術研發,這些雖然都有成熟的技術可以借鑑,但是要把這些技術整合成一個機器,一個工業體系,那就需要很多標準和研究了。
好在這個印刷廠李亨直接建在自己新買的地上,所以可以一邊監督印刷廠一邊監督這邊的新廠房建設。
新廠區李亨準備先把圍牆拉幾道,然後再建廠房,得益於有自己的碼頭,各種物料進出都很方面,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繁榮,只要捨得花錢,還真沒有什麼是買不到的。
因為各地軋棉機協會分會陸續建立,李亨的軋棉機訂單繼續暴漲,不少分出去的嫌供貨太慢乾脆派人等在廠門口搶機器。
李亨原本是打算要是生產不過來,就成立個軋棉機生產協會呢,現在看這個情況就算是想要成立,這一家一戶的產量也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要是參與的太多,這保密就難了。
無奈何李亨只得把一些不重要的框架和簡單的零件加工生產任務分包出去,讓這些軋棉機生產協會先從轉包零件開始干起。測試廣告2
第16章 儒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