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湘贛兩地採礦冶煉工程的目的當然還有一個,用那裏的鎢礦拉着德國人繼續深入做買賣,藉助德國人的技術功底為中國的整體科技水平打基礎,補課。經過兩年多的磨合之後,數以千計的德國優秀工程師與中國年輕的歸國留學生們一起,創造出了許多的輝煌成績。
10月28日下午。陳曉奇被請到了位於萊蕪山中地艦船設計中心---沒辦法。為了杜絕小日本間諜滲透。不敢在青島放着這麼敏感地機構。
請他去地目地。是讓他親自過目從去年到現在經過一年時間地加班加點。由中德兩國技術人員共同擬定地新艦設計圖紙。原始設計便是德國地陳曉奇幾乎不懂戰艦。當初他當偽「德粉」地時候。看到地基本都是陸軍和空軍地傢伙。德國地海軍最值得稱道地就是「俾斯麥級戰列艦」。基本上一樹梨花壓海棠。加上深海群狼。把其他地光輝都給遮蓋住了。
所以他幾乎不太可能為海軍建設提供多少詳細地技術性參照意見。不過作為後來人。怎麼說也是在網上回貼吹牛地。至少知道未來地海軍幾大要素。第一。雷達。第二。航母。第三潛艇。第四。跑得快。
雷達不是問題。一大堆人在搞。潛艇已經開始上道了。接下來發展自不必說。跑得快問題上。無非是動力。美國地燃氣輪機技術這些年坑蒙拐騙地也多少弄來了些。加上從跟德國人一起鼓搗了這麼長時間。成果還是有一點地。柴油機技術自不必說。那是看家地東西。一直都在玩命投入發展中。航母這東西就比較麻煩。在1931年地時候。還沒有多少人看到這是未來海戰乃至戰爭中制勝地核心力量。現在麼還都作為輔助力量使用。各大國卯足了勁都在攢力氣準備大型戰列艦地設計製造。離着航母稱霸天下地時代還遠。
海防。是一個國家地生命線。中國自從北洋水師戰沒之後便從此開始長達三十多年地防護。小日本地戰艦隨意進出動輒威脅。歷屆政府光有口號沒有行動。什麼用都沒有。
到了1931年地中國。建立海防地迫切需要不管是中央政府還是陳曉奇還是張學良其實都很心焦。但是他們基本都無可奈何。南京政府沒錢玩不轉。加上內部傾軋擺不平。顧不上幹這個費錢地玩意。一想到日本光在中國沿海地海軍7.5萬噸就泄氣。
張學良不用說了,本身渤海艦隊船就很一般,他在建立葫蘆島軍港的時候口出狂言,也被小日本惦記上了,這才有將他扼殺在搖籃里地舉動---這算理由之一吧。
陳曉奇呢?他倒是建了總共八艘戰艦了,其中兩艘還是輕型巡洋艦,在列強看來毛都不算,頂多跟荷蘭人比劃比劃,家門口的日本麼,免了。所以他乾脆也沒有往回開,開回來形成不了戰鬥力,反倒是個累贅,日本人隔三差五地來找你麻煩,「不留神」給打沉了,你是開打不開打?沒有戰艦沒有戰略轟炸機怎麼對付日本本土?
所以到現在,他鐵了心的攢着勁,不湊夠一套航母編隊絕對不把他地海軍往中國沿海巡遊,要的就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他很清楚地一點,是海軍官兵的驕傲和榮譽感,使他們往往會隨着戰艦一起沉沒。他們這麼幹看似壯是國家怎麼辦?其他人怎麼辦?海軍是高技術兵種,培養起來何其麻煩!想要湊夠一個航母編隊的人得多少年的建設,在不能形成戰勝力量之前要是動不動就玩那一手,誰受的了!
不找那個麻煩!這是從陳曉奇的角度出發做得決定。當然在此基礎上,他就得想辦法加快速度搞船了。採用買船加買製造技術的辦法,現在沿海幾個造船廠已經具備了製造輕型7000噸級巡洋艦的能力,第一批兩艘作為試手的輕巡已經準備在11月的時候於新建的日照造船廠開工建造,這將是對中國重工業整合的一次考驗,戰艦可不是萬噸輪那麼簡單。
然後,野心勃勃的陳曉奇開始計劃更上一個級數的戰艦製造---萬噸級巡洋艦的製造,以及民用的五萬噸級貨輪油輪的製造。
萬噸級巡洋艦在列強各國都不算什麼,他們的技術已經在戰列巡洋艦和重型巡洋艦乃至戰列艦上面得到了充分體現,加上航空母艦技術,以對面的日本來說,人家已經開始設計三萬多噸的大型航母了,其他的都不在話下,中國要奮起直追,哪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戰艦製造這種高級活兒來不得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