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話一出,在場的文人不禁有些尷尬起來,眼神開始四處徘徊。
相比起以前單純的日錄,宋朝文人很喜歡寫帶有筆記性質的日錄,講白了就是給別人看的,真實性自然要大打折扣。
比如後世特別有名的一個傳聞,歐陽修把蘇軾的文章當成曾鞏的文章,致使蘇軾丟了狀元,這個故事就是蘇轍編的,為的是抬高兄長蘇軾,唐宋八大家都能編故事,更何況別人了。
當然,你要說文人筆記里的事情全部是假的,那也不至於,不能一棒子打死,問題的關鍵是,有時候很難區分真偽,因為他們的水平很好,編故事編得真的極其自然。
這位死者王銍,字性之,現在還年輕,未來正是《默記》的作者,他編造的韓琦和狄青的情節,之所以為後人所深信,第一是它符合宋朝重文輕武的風氣,狄青又真的被文臣提防迫害得十分厲害,這是有大背景的,第二則是通過具體的寫作手法,去鋪設劇情,增加細節,最後編出來,就像模像樣了。
李彥的【量子閱讀】與【思維殿堂】加以配合,可以超快閱讀,記憶理解,卻沒法完全分辨真偽,畢竟韓琦和狄青兩個人太出名了,還能有證據駁斥謠言,許多事情就是真假模辯,所以這些筆記里的話,他只信一半。
趙明誠回過神來,慘然道:「連林公子都無法找到線索,抓到『佐命』那個逆賊?」
李彥安慰道:「不急,我已經對王性之的生平和性情有所了解,再熟悉其他六位,既然兇手殺的不止一人,最直接的突破點,就是尋找他們的共通之處。」
趙明誠不解:「共通之處不是痛罵了『佐命』那反賊,對方惱羞成怒前來報復了嗎?」
李彥道:「目前還不好說,我疑惑的一點是,如果『佐命』是兇手,此人又是怎麼知道,被太學生痛罵的呢?你們沒有到街頭到處宣揚吧?」
趙明誠有些尷尬:「這確實沒有,僅在校舍中議論……」
李彥道:「事實上依百姓對反賊的敵視,街頭巷尾里痛斥『佐命』的不在少數,更別提朝堂之上了,如果『佐命』要殺雞儆猴,太學生似乎不該是首要的目標,你們又沒有特意宣揚……」
「那只有兩種情況,要麼『佐命』藏匿於太學之內,聽到伱們夜夜喝罵,惱怒後痛下殺手,要麼就是太學中有『佐命』的黨羽,為其通風報信,才會導致殺身之禍。」
趙明誠和虞博士聽了眉頭大皺,不待他們說話,李彥又道:「但這兩種可能性,其實都有些牽強,我個人是不太相信的,所以不得不考慮,此案到底是不是『佐命』所為!」
趙明誠和虞博士聞言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高俅的臉色卻變了:「依林公子之意,此案的兇手不是『佐命』?可是有不少人親眼見到,那寬袍鐵面的反賊出沒於太學校舍啊!」
李彥道:「不排除這七位太學生因為某個原因被兇手盯上,如今街頭巷尾又對『佐命』議論紛紛,兇手殺害後故意冒充嫁禍,藉此脫罪的可能。」
高俅不願意相信:「『佐命』是朝廷的頭等要犯,兇手既然武藝高強,能殺害七位太學生,又何必多此一舉,偽裝成這樣的反賊,將案子徹底鬧大呢?」
李彥頷首:「高提點所言不無道理,但也可以這樣想,如果此案的兇手不是『佐命』,那死了七位太學生,也是轟動朝廷的大案,刑部、大理寺和開封府衙過來查案,追查的是哪些人?」
此言一出,趙明誠和虞博士的面容劇變,丁潤和高俅也反應過來:「兇手就是死者熟悉的太學生?對同窗下此毒手?」
李彥看向趙明誠:「之前你們飲酒悲歌,祭奠亡者,發起者是誰?」
趙明誠哆嗦了一下,明明父親是御史中丞,可以庇護自己,他卻面色發白,害怕得聲音都顫抖起來:「是……是我發起的……」
李彥見此人一副快要軟倒下去的模樣,暗暗皺眉,雖然不能完全排除此人的嫌疑,但就這個膽量連殺七人,身首異處,他是不信的:「趙郎君不必驚懼,你仔細想想,誰來得最多最勤,最是關注案情的進展?」
趙明誠恐懼之下哪裏想的起來:「他們都很悲傷,自從前日案發後,這兩天多有往來,我也不知誰來得最多
第606章 不羨慕我的人,就是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