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會去記載結果,不會將過程給記錄進去。
智氏的歷史不比趙氏長,荀氏卻是比趙氏的歷史更加悠久,互相共存了那麼多年,說不定會知道趙盾一些不為人知的辛秘?
可惜的是,智氏並沒有什麼關於趙盾在史書之外的辛秘。
智瑤就是想知道晉國第一任權臣是怎麼做到的而已。
沒錯啊?按照史書的定論,趙盾就是晉國的第一個權臣,恰恰是當了權臣才有趙氏的快速膨脹,隨後也在晉景公時期遭到清算。
在那個不是禮崩樂壞的時代能夠當權臣,難度方面可比其它時期要大得多。真的成為權臣,權術的運用絕對是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
智瑤不是除了趙盾之外沒有借鑑的對象,要命的是套路不適合。
學董卓嗎?智瑤又不是董卓的那種情況,用不着依靠殺戮去鞏固權威。
學曹操?智瑤掌握的資源也遠比有特俗愛好的曹丞相要多得多,名份也佔了更多的便宜。
要不學楊堅?只是智瑤哪怕是直接弄死國君都辦不到讓女兒去犧牲。再則,智氏真不用這樣啊!
還有哪些權臣能借鑑的?
講大實話,智瑤不是學歷史專科,能知道那些權臣都算挺不容易的。
關於那些人更詳盡的情況,影視作品或是小說裏面沒有的,智瑤還真是腦子裏完全空白。
再講一句天大的實話,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去學九成九會以悲劇收場。
如果智申知道智瑤現在就在思考以後接班的事情,會感到欣喜,還是被氣炸了?
考慮到智申的為人以及對家族的負責態度,超大概率會是欣喜吧?
智瑤對智申說道:「大人,瑤欲使權柄重歸中軍將。」
本來要習慣性答應下來的智申做出了點頭的動作,話到嘴邊卻是變成:「不可!」
智瑤知道是怎麼回事。
關於「元戎」的權柄被分散跟各個家族用實力說話有關,更多是默契一致帶來的結果。
好多任的「元戎」就是利用權柄肥了自家,次數多了也就讓所有人產生極大的警惕心。後來連那麼幹過的家族都無法再接受,以至於有了「元戎」的權柄一再遭到壓縮的過程。
真正用家族實力說話是在范氏和中行氏被定義成為叛逆之前,首開先河的是趙氏的趙鞅。
當時的趙鞅並不是「元戎」的身份,一邊提議「始禍者死」這個主張,另一邊結黨營私在推着士吉射和中行寅施以武力。
那個時候的「元戎」是智躒,有問題的是智氏從實力上不如趙氏,別說趙氏還有韓氏這個很穩固的盟友,魏氏也站到了趙氏這一邊,才有了趙鞅明明是中軍佐卻獲得晉國武力調動的權柄。
所以,趙鞅是第一個公開搶奪屬於「元戎」權柄的人,後來晉國的亂局也是由他在一力導演。
當然了,不能說范氏或中行氏是受害者,他們其實也有自己的取死之道。
不以內戰的最終勝負論英雄,只談制度崩壞究竟是怎麼個回事,趙鞅反正是逃不過獲得「罪魁禍首」的定位。
智申說道:「如此作為,我家必成眾矢之的。」
大家已經形成了默契,並且造成了既定事實,坐在「元戎」位置上的人是智申,智氏又是那麼強大,誰願意看到「元戎」的權柄全數恢復?
哪怕他們無法阻止,其實是在逼着他們不得不團結起來抗衡智氏。
智申很困惑地看着智瑤,着實不理解智瑤怎麼連那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不是智瑤不理解,純粹是那麼做利大於弊,只是很難跟智申解釋清楚。
關於權臣這個職業,智瑤真的是當定了!
只不過,成為權臣是一回事,不到亮出屠刀的那一刻,也許大家認定智瑤就是在為晉國的霸業而努力,對吧?
兩父子繼續聊齊國,就是真的沒有太多需要做出改變的事情。
當下是由司馬穰苴在負責齊國的大小事務,他大半生在為齊國服務,怎麼可能對齊國不了解?
所以,除非司馬穰苴一直在演智瑤,要不然願意跟智瑤一起往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