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的確在排除異己。
當年他們剛南渡沒多久,王敦的勢力還沒那麼大,琅琊王還是很能說得上話的,他當即讓周顗去當武昌郡郡守,最後立個功,把王澄從荊州刺史的位置上擠下來。
周顗就去了,結果遇上巴蜀流民湧進荊州作亂,王澄打沒打過,帶着大軍跑了,大量亂民在武昌郡作亂,周顗去武昌郡的第三天就丟掉了所有城池。
周顗出逃時正好遇到王敦想去占荊州其他地盤,王敦就領着大軍過來幫忙,將武昌郡重新打下來。
當時便有大臣和王敦及琅琊王說,「周顗才到武昌郡三日,未曾接手武昌就丟城,此非他過,應該將武昌郡再交給他。」
琅琊王認為很對,這件事並不能表現出周顗的能力,畢竟他剛到武昌郡,地皮子都沒踩熱呢就遇到了這樣的事。
但是王敦就當沒聽見這話似的,不願意還回武昌郡,直接越過琅琊王和荊州刺史王澄,讓王廙出任武昌郡郡守。
等到王敦殺了王澄,王四娘領命成了荊州刺史,他們這才搶回武昌郡的一半。
戴淵的情況和周顗差不多,他曾是一員大將,但被排擠出了揚州,領命去廣州任刺史。
廣州在當下乃蠻荒之地,遠離政治中心,趙含章跟琅琊王的暗鬥從不把廣州列為備選項,因為她知道,只要佔下揚州,廣州便可不攻而破。
所以,戴淵是很想回揚州,回到政治中心的。
他們兩個都和王敦不和,劉隗此時提議用周顗和戴淵,用意最明顯不過了。
那王敦就願意坐視琅琊王重新啟用這兩個對手嗎?
除此之外,還有建康城外的其他江東江南的門閥豪族,一封軍報,讓本來就不平靜的湖面掀起了掀然大波。
有的人都沒查清楚,還以為是趙含章打過江來了,當即驚慌失措的收拾行李想要渡江回江北的,也有懷揣壯志想要去洛陽勸說趙含章停戰;
更多的人理智尚存,想要進建康問清楚原因,好做下一步打算。
聰明的世家士族們從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自然,他們也不會只壓琅琊王一個注,哪怕他們舉家在江南,他們也要在趙含章那裏再做一筆投資。
當世豪族王氏都如此,何況他們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