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重來,屆時吳國要再度出兵平定叛亂,必然損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若是跟嶺南六郡一樣,吳國根本負擔不起!
這,註定是一筆爛賬!
「大王,臣以為或可徐徐圖之!」
大行令孔丘出聲道。
「如何徐徐圖之?」
「大王可以在百濮之地、滇地、文郎、哀牢這些地方設置郡縣,以羈縻之策治理。」
「然,吳國求教化之功,可將一部分蠻人遷移到我吳國本土,以充實人口,或者令其修建官道,挖通水渠,一如舊制!」
「……」
孔夫子的腦瓜子,還真不是一般的靈光。
實際上,早在返回金陵城的途中,慶忌就不止一次的跟孫武、伍子胥商議過,如何處置那些新納之地。
直接放棄不管?
這不是慶忌的作風。
而且,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慶忌不會去做。
只不過在那些地方設置郡縣,進行直接統治的話,代價太大,現在的吳國承受不起。
如何是好?
慶忌等人思來想去,只有羈縻政策,才是最適合的。
經過一番討論後,慶忌最終決定,在滇地、哀牢、文郎,還有百濮之地,設置郡縣羈縻管理,至少能維持形式上的統治。
吳國在百濮之地設立黔中郡,在滇地、哀牢地設立滇郡,在文郎地(駱越之地)設立交趾郡。
這就代表着,吳國此時已經有了十六個郡。
吳國原來有十三個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陽郡、豫章郡。
再加上現在設立的黔中郡、滇郡、交趾郡,滿打滿算是吳國十六郡。
此外,為了保證西南的蠻夷短時間內不敢起兵叛亂,慶忌還將強制遷移滇郡、黔中郡、交趾郡的五萬戶,大概是五十餘萬人口到吳郡,以充實人口。
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吳郡,是吳國開發的最好的地方,人口最多,最為富庶。
慶忌若是想西南的蠻夷不搞事情,必須要做出多項舉措。
慶忌還特意讓各個部族酋長的兒子,都進入金陵修學,美其名曰是修學,其實是作為人質存在的。
對待滇郡、黔中郡和交趾郡,吳國只能派遣一些官吏管理,並少量駐軍,讓當地人自治……
什麼是羈縻?
這便是羈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