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讓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們,嘆服不已。
計然跟已故的季札一樣,都是為了吳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並且,他們死後,其家產自動上交了國庫,不跟子孫後代留下任何的私產。
他們的子孫後代,若不爭氣根本活不下去。
當然了,季札、計然的後人都在吳國出仕,混出了人樣,能做到靠着自己的本事混飯吃,不說大富大貴,卻也衣食無憂。
「計然,你這又是何苦?」
慶忌嘆氣道:「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寡人知道你高風亮節,素有隱士之風,但是二三子求官,都應為封妻蔭子,大富大貴,建立一番屬於自己的功業。」
「你而今辭官歸養,不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私產,蔭及子孫,你又於心何忍?」
聞言,計然微微一笑,道:「大王,臣也不是沒有給兒孫留下任何遺產。」
「臣可留下田十五頃,八百株桑樹。有田有桑,臣的子孫後代可衣食無憂了。」
依據級別,作為太宰的計然每月可得350斛谷,一年4200斛。
按照吳國太宰秩萬石的標準計算,計然所得俸祿足以支撐其家庭生活,並有大量結餘。
計然所要求的十五頃田地,一頃為100市畝,每年收入按照三類田三年一輪作的耕作制度,計然的家庭利用十五頃田畝獲取的收入大致為普通農夫一家的五倍。
如果收入以粟計算的話,一年的收入至少650石!
合現代斤數為17750市斤,收入相當可觀。
此外,計然家中還有800株桑的養蠶織錦的收入。
計然的收入來源,除了俸祿收入,家庭田產收入以外,再就是獲得的大量賞賜收入。
不過,就慶忌所知道的,計然有上古賢人之風,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相當清苦,天天粗茶澹飯,原因何在?
計然省吃儉用,每當碰上一些地方的災荒之年,總是能主動捐獻出自己的財物,聊表心意,可謂是非常的清正廉潔,兩袖清風。
不然,以計然名下的食邑、俸祿、田地、桑樹、宅子、莊園、商鋪等產業的收入,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隨便拿出一項,就能讓計然成為大富大貴之人。
「寡人,不准。」
「大王……」
「不必再說了。」
慶忌擺了擺手道:「計然,你勞苦功高,為寡人,為大吳的江山社稷立下了無數的功績。」
「寡人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若不封賞你,讓你福澤子孫後代,與國同戚,寡人如何忍心?國人如何忍心?」
「計然,你這麼做,的確為自己留下了身後之清名,但是,這卻是陷寡人於不義!」
「你讓天下人如何看待寡人?你於心何忍?」
聽到這話,計然這才無奈的接受了慶忌的封賞。
第957章 封妻蔭子,大富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