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出煤氣發生爐。主要是為了保證首都北京的公共交通正常運行,但是燃油特別匱乏很多的公共汽車被迫裝上火爐——用來燃燒木材或是木炭,用燃燒產生的煤氣來代替燃油提供動力,驅動汽車的運轉。
所以我們會看到當時的公交車頂上都會有一大包煤氣存儲,被大家戲稱為「大氣包」。這一研究解決了首都解放初期的公共交通燃油缺乏的問題,讓我國度過了當時的難關保證了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行。
天有不測風雲,在三年困難時期,又是我國汽油匱乏的一個時期,公共汽車又被迫於使用煤氣代替汽油作為動力來源。而在使用煤氣的時候,我國技術匱乏,沒有氣體壓縮的技術,更加沒有設備,只能在車頂上放一個大氣囊,在常壓下充入煤氣。但是當用掉一部分後就開始乾癟,搖搖欲墜。而且煤氣一旦不夠汽車就會發生故障,所以當時汽車經常會發生故障。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國度過了困難時期,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煤氣作為燃油也隨之消失了。
在七十年代,我國的汽車工業正式開始發展起來。建國之後,首先開始生產的是上海汽車生產的「上海h760」,儘管當時也生產紅旗汽車,但是那時候僅僅有副總理以上的人才能乘坐紅旗轎車,其以下的官員都沒有合適的國產公務車,還是乘坐老款的外國轎車。
這一汽車的生產,填補了歷史上的空白。而且這輛車比較親民,有些比較富裕的百姓也可以開得上這輛車。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北京吉普(bj212)遍佈全國,幾乎是無人不曉。這是一款完全有國人自己設計和製造的汽車,有着很長的歷史。對伏爾加轎車,乘坐過它的人都是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
期間,我國也生產了第一輛解放牌的汽車,對我國來說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象徵着我國的汽車製造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到此結束。北京bj130輕型載貨汽車曾在全國20多個車企生產,也是當時的一個主流。
如今,汽車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東西,也是我們出行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先人為我們一步步墊下的基石和流出的汗水,我們必須要銘記於心。以上都是60年前跑在中國馬路上的汽車,這些六七十年代的汽車記憶,所有90後都沒見過,但必須要知道這段歷史。
。測試廣告2
第八十八章 六七十年代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