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雨極。
雪域高原就是這樣,通過給原有的季風加buff一樣,在亞洲與太平洋、印度洋之間造就了地球上最大的季風系統和季風區。
正是在這一遼闊的季風區內,
幾乎所有農作物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
有適合耕種的土地,才能養活數十億人口,
這數十億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居住在青藏高原與太平洋之間的土地上,也就是傳統的神州地域,這塊區域乃是神州文明的發源地。
八千年前,神州先民就選育出了小米、水稻。
神州乃名副其實的種田派,積累了24節氣的農業智慧,並發明了先進的農耕方法。
環境是文化的深層基礎,正是因為年復一年的季風和降水,神州先民才堅信有耕耘方有收穫,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輝煌的文明並綿延至今。
雖然季風帶來了生機與希望,但是也正因為季風,造就了變化無常的旱澇災情。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旱澇災害直接關係到生存問題,
與王朝更替緊密相關,可謂國之大事。
東亞季風是行星風帶與青藏高原共同作用的結果,按說應該十分穩定。
但事實上,整個星球的氣候,都是一體的。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真是如此。
雖然雪域高原的地形,造就了強大的東亞季風,改變了行星風帶。
但在廣袤的太平洋之上,還有一股難以擺脫的力量。
雪域高原雖然將赤道輻合帶和季風區拉向了北回歸線以北,但副熱帶高壓並未消失,而是保留在東部更冷的太平洋上,這就形成了西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帶。
我們簡稱為西太副高。
西太副高周圍的氣流圍繞着高壓順時針旋轉,這就是颱風,
它把南側海洋上的暖濕氣流帶動起來,在旋轉到北側時,與神州南下的冷空氣冷暖交匯形成降水,而這一地帶就是神州的降水雨帶。
所以,西太副高的位置和強度就決定了神州東部降水的位置與強度。
它的位置在不同季節和年份是不一樣的,有時在兩廣地域登陸,有時在福建地區登陸,或者從齊魯半島登陸。
用科學的手段解析氣象變化,找到其中的規律,便可以加以利用。
當然,以上知識,乃是岳鎮山上輩子的積累。
前世高中地理,關於地理氣候,都有介紹。
現在,岳鎮山準備利用自己的超凡手段,以此操控星球的氣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