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每年都會收糧食,今年是災年,糧價高,多花點錢也正常;
至於高知府,我沒給他劃分棉田就已經得罪他了,他讓全府幾十個縣都以為是我下令養五十隻雞鴨,不就是給我使絆子嗎?
破頭楔已經打了,不怕更嚴重,這種人,得罪就是得罪了,跟輕重沒有關係,就算是得罪的再輕,他該下死手一樣下死手,躲不了。
更可況,我向你保證,咱們花出去的錢,肯定變本加厲的賺回來。」
果然如楚清的設想,正式收糧的第三天就有觀望的小糧商過來賣糧食了,百家興查看過,也是二年的陳糧,收了。
這時代糧食的存貯並不容易,像水稻,保質期也就二到三年,基本上過了兩年的稻子,口感就很差了,超過三年的就無法食用。麥子能好些,能保存個三四年。
這都是在做好防潮防火的前提下才有的保質期。
這幾年還算風調雨順,對外也無戰事,各地的糧倉基本都比較充盈,這看起來是件好事,但也有不利的一面。
比如去年南方水患,好多糧倉大量進水,糧食泡水後無法長久保存,造成糧食陳化嚴重,不利於糧食的儲存。
高知府一直坐視本地糧價暴漲,卻無半分舉措,楚清判斷他是想用這種辦法高價賣掉泡過水的陳糧,因為這批糧食很難撐到今年底。
所有糧鋪都提價,唯獨放出一個「平價」糧鋪來限量供應,楚清斷定這批平價供應糧應該是府倉的「泡水糧」。
這種斷定也不是無證可考,因為楚清每天接觸那天放牧雞鴨的民戶,他們當中也有人買了「平價米」,說那米一股子霉味。
但是高知府有些貪心了,「平價」跟着「市價」一起上漲,雖然還是比「市價」要低,但是依舊導致老百姓現在連「平價」糧都不買了,買不起。
放長線、釣大魚,想把這批「泡水糧」一直賣到秋後,高知府有點貪心過頭。
卓耀擔心的也是這部分「泡水糧」,眼看着賣不掉,這邊有「寶清盛」貨棧高價收糧,正好可以從楚清這兒賺錢,高知府怎麼不干?
既賺了楚清的錢,還順帶着解氣,何樂不為?
第四百三十章 收自家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