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扭頭看向身後的後輩「小六,這篇故事你看過嗎?」
「回伯父的話,侄兒都看過了,這是連載的第六版,侄兒一字不落的全看了下來。」
「什麼感覺?」
「非常好看,還有就是,侄兒對軍營心生嚮往,想去看看,軍營是不是真如太師故事裏寫的那樣。」
都不用嚴震直再往下說,王鈍一點即透。
「太師這麼做,是要動兵?」
「你知道兵部這半年來,招募了多少新兵源嗎。」
嚴震直說出來的語氣不是疑問,而是陳述,因為他自己也知道王鈍不可能知道,故而不等王鈍回答,自己順着話繼續向下說道。
「一共六萬八千人,這裏面,足足有七千人是識字的,他們有的是自己來當兵,有的呢是和兄弟一起,更多的則是家裏有門有戶來入伍,家裏面放心不下,把受僱的佃戶、租戶都陪着送進軍營。」
「江西是科舉大省,每一年,大概會有五千九百人取得秀才的功名,每三年,會有大概四十到六十人被錄三甲進士。
也就是說,將近一萬八千名讀書人中只能出幾十個進士,比例接近四百取一。
那沒有躋身的秀才公幹什麼呢,就繼續待在家裏讀聖賢書,以往,這些位秀才公還有功名田可以吃,現在沒了還不活活餓死鬧翻天。
太師早就料到了,所以早在這條政策頒行之前,這士兵突擊的故事就連載了五版。
很多年輕熱血的秀才公中舉不得,紛紛投身軍營當起兵來了。
以前的軍隊全是文盲,以後的軍隊,估計都是識字的。」
王鈍抽了口子涼氣「讀書人都去當了兵,那國朝如何取士錄官?」
「那就要看讀什麼書了。」嚴震直敲敲桌面道「都在跟着變,再過幾年估計就是翻天覆地,當然,這不是咱們現在考慮的事,現在咱們只要知道,國朝,要打仗了。」
「打仗?」
王鈍挑眉「打哪裏?」
「朝鮮!」嚴震直用非常篤定的語氣說道「遼州的拼圖,只差一個朝鮮了。」
王鈍能做一省布政,腦子是機靈的,現在嚴震直給他捋順了邏輯之後,他自己也能推理出個七八分。
細細一咂摸。
大量年輕的、懂得識字文化的新鮮血液湧入軍營,顯然是為了戰爭在做準備。
放眼大明一圈,最適合這些個新兵歷練的戰場,毫無疑問就是朝鮮。
因為,朝鮮的漢化在那裏放着。
這群讀書人做基層軍官的話,完全可以不用上峰督促,就能做到在打仗的同時進行安民撫民工作。
另外,朝鮮戰場的難度也是最低。
其他的,不管是北伐大草原還是征安南都不容易。
前者那是中原王朝幾千年來的夙敵,後者瘴氣密佈、險山險林,不是西南雲貴川的兵,光一個水土都無法克服。
所以,只能是去遼東。
「現在,那麼多的政策都才剛剛傳到地方,都還沒來得及推行呢,朝廷就要打仗,還是打大仗,能穩當嗎。」
「不能再耽誤時間了。」
嚴震直說道「軍政院其實已經通過了氣,仗明年開春就打,主帥是常茂,副將是他弟弟常昇。」
遼州是封給常茂的,常家人不去賣命,誰去賣。
誰的地盤誰去打,最大化調動積極性。
準確說,這積極性都不用調動。
嚴震直望向王鈍「現在,你知道這次一體納糧,太師和朝廷的決心有多大了嗎,這個尺寸,知道怎麼把握了嗎?」
後者點頭拱手「下官,明白!」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次一體納糧的決心不用去問陳雲甫有多大,而是要去問問常茂有多大。
誰要是不把這條政策推行好,都不用陳雲甫發火,常茂自己就能提着刀把不幹事的人給砍成八段。
誰敢拖他們常家萬世基業的後腿?
不得不說,陳雲甫玩的這一手簡直堪稱是神來之筆。
再也不會有人說陳雲甫是自己造自己的反了
第三百五十章:時來天地皆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