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瑤,朕統承漢序,祗順天命,遵修典秩,建爾於南,為漢藩輔。惟彼寧土,畿甸之邦,民狎教化,易導以禮。往悉乃心,懷保黎庶,以永爾國,王其敬之哉!」
「小子琨,受茲湟土。朕承天序,繼統大業……」
「兒臣領旨!」劉禪思量許久,最終從寧州的建寧郡劃出滇池、勝休、連然等五縣為南寧國,冊封二皇子劉琨為南寧王。
又從河湟都督府治下,把西海郡改為西海國,封其三子劉瑤為西海王,真正意義上的讓二位皇子替大漢鎮守邊疆。
他們的母親向夫人也有哭鬧,但皆被劉禪無情地拒絕。放在國內出任藩王,他們就相當於米蟲,放到邊疆出任藩王,他們也能替大漢做貢獻。
當然劉禪也不會無視自己的二個兒子生死問題,給他們選的封地算是當地比較富裕的地方。
而且他們所出任的地方基本沒有什麼大的兵災。比如河湟谷地的西海國,之前隸屬於河湟都督府,馬謖出任都督,鞏固邊疆。
但隨着馬謖治理河湟二十年,又有鮮卑元氏及鮮卑其他部落遷入,以及其他可靠的力量,河湟也漸漸安寧下來。
畢竟河湟說大也大,也說小也小。經歷了百年漢羌戰爭,不僅東漢滅亡了,河湟谷地羌人也衰亡了。
要不然也不會在數十年後,變成鮮卑人統治的吐谷渾了。因此在省並軍隊後,河湟都督府被廢除,其名下的河源郡併入雍州,西海郡併入涼州。
今讓他們前往邊疆,主要目的便是漢化為主。待劉瑤、劉琨領旨後,坐居太子劉璿的身後。
而劉璿則有些心不在焉,面對二位弟弟的示好,也僅是敷衍的回禮。自他安撫江左回來後,他發現朝堂上夏侯氏愈發得寵。
後宮之中,夏侯氏的勢力愈發龐大。而且在夏侯霸的幫襯下,他的好四弟身邊聚攏如羊祜、鍾會等優秀俊傑。
相比於他身側交好的人,如羅憲、諸葛瞻、杜預、陸抗、施績等人,劉琥的勢力雖還不夠看。
但再小的威脅也是威脅,特別意味着父皇是否存在換太子的念頭。今獨見二、三皇子封王,不見四皇子封王,實屬讓劉璿擔心。
「太子!」直到老三友好地提醒了一聲,劉璿這才回了神,看着他的父親與眾臣商討政事。
而劉禪也沒在意劉璿的想法,這次劉琥之所以沒冊封,主要還是上次夏侯徽想要燕王,而不是中山王。
加上劉禪對四子燕王心裏有陰影,選擇了延緩了冊封。當下他正與眾臣商討封禪之事,劉禪坐在榻上,問道:「今怎又突然提起泰山封祭之事?」由於劉禪名字中存在禪,眾人言語便以封祭代替封禪。
在《管子》中,封為祭天,禪為祭地。費禕手持笏板,說道:「陛下興漢室之業,繼承先帝遺志。所建功德,天下眾人有目共睹。昔秦皇掃六國,至泰山封祭;漢武北驅匈奴,幸泰山封祭;光武光復漢室,亦至泰山封祭。今以陛下之功,何不能前往泰山祭拜天地,刻石頌我大漢之德。」
「臣贊同費司徒所言,陛下亦可趁機巡視東土,觀地方政事如何。時不可失,天不可違啊!臣以為今下封祭,當是晚了。陛下當在東滅逆魏之後,封祭泰山。」陳祗應和說道。
劉禪有所意動,但嘴上還是拒絕,說道:「朕恐不是這般認為。若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即便不封祭,亦被人所稱頌。昔秦皇封祭泰山,孝文皇帝不往封祭泰山。莫非我等後人以為孝文皇帝不如秦皇乎?」費禕繼續勸道:「陛下,泰山封祭乃表示君王之功績。而君王之功績在於善治天下之果,若陛下不往泰山封祭,又能讓天地及後人知曉陛下功績?」說着,費儀領着尚書台眾人躬身施禮。
見眾人認同的態度,劉禪遲疑了下。想着自己能與歷代帝王同列,劉禪嘴角不由上揚。
自己辛苦近三十年,前往泰山封禪或許是對自己的
第68章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