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
一晃眼,張鋒已經十七歲,成年了。
張鋒紅着臉道:「趙大叔說萱兒還小,等仆到了二十歲再說。」
趙田捨不得女兒,楊安玄心中暗笑,背着手朝住處行去,張鋒忙拿起插在地上的燈籠跟上。
只聽楊安玄道:「等七月愚把你趙大叔調回襄陽,讓你娘也來襄陽城,你們一家人就又能團圓了。」
張鋒感激地道:「多謝主公。」
用井水沐浴後,清涼醒神,楊安玄坐在燈下靜思。他大張旗鼓地推行儒教,除了拉攏儒士、招募賢能、立身揚名外,還有對孔懿所說的整理儒家典籍,編撰一部儒藏。
前世楊安玄對於古人許多寶貴的書籍流失甚感痛惜,既有機會就做點什麼,或許能給後世留下點東西。
孔懿從楊安玄想仿效齊國建稷下學宮猜測他有爭雄天下之心,更深一層的含義卻並不知曉。
儒教被歷代君王視為國教,其宣傳的忠君愛國思想有利於統治,楊安玄要藉助忠君愛國的思想來針對不久後的桓玄篡逆,為自己凝聚人心、佔據大義。
當然楊安玄不會做東晉王朝的忠臣,他要通過孟子宣揚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收攏民心,從而順應民心,爭奪天下。
而儒家主張「華夷之辨」,則為他將來征伐秦魏燕等國,奠定理論依據。用其所能用,管他是精華還是糟粕。
燈光下,楊安玄目光堅毅,他初定雍州便急着推廣儒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雍州特有的歷史原因所決定。
桓溫北伐,雍州僑立荊州襄陽郡,安置關中和河南的流民。祖父楊亮投靠桓溫之後,多在雍州作戰,弘農楊家漸成為雍州世族的代表。
桓溫死後,楊亮轉任梁州刺史,雍州世族群龍無首,直到父親楊佺期任職雍州刺史,楊家在雍州的話語權再增。
父親死後,自己以朝庭之命奪取雍州,受到的阻力很小,其中便有雍州世族對弘農楊家的認可。
要將這份認可轉化為根基,除了廣施仁政之外,楊安玄還想藉助儒學傳播確立自己正統的地位。
雍州處於四戰之地,比起秦、魏、燕還有朝庭都處於弱勢,夾縫生存之道時刻保持警醒,暗中壯大實力,儒家講究以和為貴,自己何妨用之消除秦魏的戒心。
腦中再度響起郭高的發問,何為儒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楊安玄在心中響亮地回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