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長干里、小長干、東長干以及南市一帶搜尋糧食,劉裕早在他們到來之前便把百姓遷入建康城中。一天下來,變民軍所得甚少。
徐道覆繼續率領兵馬攻打秦淮防線,盧循坐鎮丹陽郡,派出大量兵馬南下搶掠,可是沿途村莊早已空無一人,便連附近的縣城也人去城空,田中稻穀要到八月才熟,現在只能餵馬。變民軍的糧食補給多靠番禺、始興和潯陽方向走水路運送。
六月八日,天子新任劉裕為太尉、中書監,加授假黃鋮,把建康城的安危交於他的手中。劉裕受黃鋮,辭太尉和中書監。
戰事僵持,自六月十五日開始,有兵丁成群結隊從襄陽返回建康城,十天時間便聚集近四千人。劉裕沒想到楊安玄居然真的放歸了被變民軍俘虜的朝廷兵馬,辨識之後將這些兵丁充實到秦淮防線中。
郗恢、陰友齊等人表奏楊安玄之功,司馬德文得知襄陽將大半被俘官軍遣返、建康城中戰力提升的消息,下旨擢升楊安玄為衛將軍,頂了劉毅的缺。如此一來,朝廷職級最高的將軍便是楊安玄了。
接連十餘天,變民軍在徐道覆的率領下與晉軍展開激戰,可是想盡辦法也沖不過秦淮河,而且官軍有越戰越勇之勢,變民軍士氣低迷。
徐道覆發現北府軍訓練有素,相比之下自家軍隊真是一群烏合之眾,什麼戰陣戰術根本不懂,只知憑藉血勇之氣亂殺一氣,順風時士氣高昂,遇逆則垂頭喪氣。
盧循也有些垂頭喪氣,被晉軍阻在秦淮河南岸將近月余,糧草補給越發變得困難,再不走恐怕走不了了。
等徐道覆歸來,盧循道:「此次攻打建康歷時一個多月,糧草將盡,不宜再滯留。愚有意率師回潯陽休整,然後奪取荊州,再慢慢與建康爭戰。」
攻不過秦淮河,麾下兵馬士氣低落,徐道覆亦打算撤出建康休整一番後捲土重來。為防晉軍發現大軍撤走,徐道覆依舊帶着兵馬進攻南塘、越城一帶,盧循率軍撤出丹陽郡,在淮口一帶駐紮,派遣船隻攻打石頭城。
得知石頭城被攻,劉裕回到石頭城,此時他信心百倍,這幾日變民軍的進攻變得有氣無力,分明師老兵疲,只需抓準時機便能擊潰盧循大軍,解建康之圍,立不世之功。
變民軍圍城月余,劉裕的聲望如日中天,不僅在民間口碑極佳,另一方面劉裕與京中門閥的關係得到了改善。
特別是劉裕派沈田子率五百精兵守護在烏衣巷口,保護王謝等門閥的家宅,讓他與世家的關係大為改善,最顯見的變化就是東堂議事變得順暢快捷起來。
這種變化讓劉毅感到沮喪,懊惱自己輕敵敗在變民手中,早知就應駐守新亭、歷城與變民軍相持,如今錯失良機,在很長一段時間恐怕都無法與劉裕爭鋒了。
七月十日,變民軍的艦隊從蔡洲撤走,消息傳到京城,朝野一片歡騰。
自打回京以來,劉裕就沒睡過幾天安穩覺,得知變民軍撤走,劉裕痛痛快快地睡到午時方起。來到府衙大堂,見眾人皆在等他到來。
在一片恭賀聲中,劉裕欣然落坐,看着左右文武,笑道:「此次破賊,諸公皆立大功,愚會向天子奏明按功封賞。」
眾人齊齊起身,對着劉裕躬身施禮道:「多謝主公。」看着堂上抱拳彎腰的眾人,劉裕意得志滿地哈哈大笑。
劉敬宣稟道:「主公,變民軍西逃,應儘快派兵追擊,若讓盧循佔據江州攻打荊州,恐成大患。」
劉裕道:「大軍久戰疲憊,需要休整幾日。先派出偵騎,打探變民軍行蹤,另外變民艦船堅固犀利,不可輕敵。」
頓了頓,劉裕繼續道:「朝廷艦隻不如變民船隊堅固高大,需要儘快重新改造、打造,此次交由振武將軍沈田子負責。」
沈田子躬身應是。劉裕又道:「抓緊時間整飭軍械,積攢軍糧,此事由敬宣你負責。」
交待完軍務,劉裕下令犒賞三軍。等宴罷眾人退下,劉穆之跟着劉裕來到內堂,皺着眉頭道:「主公,那些被楊安玄放回來的兵丁恐怕是個麻煩。」
劉裕一愣,問道:「這些人有什麼問題」
「這些兵丁閒暇時會說起在襄陽的見聞,打雍州描繪成人間樂土,引得不少人心動。聽說楊安玄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