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大片的土地。
宣王姬靜為了中興周朝,趕走奔戎,收復奔戎佔據的土地。
於是想讓曾國出兵幫助王室。
由於西周王朝在宣王姬靜統治時期,王室衰微,戎狄興盛,軍事實力和國力的削弱,王室再也無法組織起一支龐大的軍隊,用於戰爭的開銷。
奔戎人作戰勇猛,王室自知不敵,於是想讓文公帶兵去收復奔戎佔據的土地。
並許諾,只要文公能夠趕走奔戎,收復失地,就賞賜文公更多的封地。
面對唾手可得的封地,文公欣然答應宣王的請求,並且願意出兵。
因為他很清楚現在的曾國,可不是曾經的曾國。
無論是國力,還是軍事實力,在北方一帶都是首屈一指的。
要不然曾國也不會繼晉國後,成為北方的霸主。
文公堅信,只要自己出兵,就一定可以擊敗奔戎,收復王室被奔戎佔據的失地。
然而,文公還是太天真,低估了奔戎的實力。
奔戎活躍在山西一帶,已經上百年的時間。軍事實力並不弱,甚至還能跟北方的前霸主晉國一較高下。
早在西周早期的時候,西周第二代君主周成王在位期間,奔戎就已經活躍於山西一帶,經常帶兵南下,入侵中原腹地,劫掠中原百姓的財物,並且肆意殺害周朝的子民,給西周王朝帶來禍患。
周成王為了抵禦奔戎南下入侵中原的野心,於是讓自己的弟弟叔虞帶兵去北方建立諸侯國,抵禦奔戎南下的這種軍事威脅。
晉國立國幾百年,從西周早期直至西周晚期,歷經數代晉侯,一直跟奔戎在北方作戰。
晉國雖然立國早,一直是北方一帶的強國。
但強大的晉國並沒有將奔戎徹底消滅,晉國數代晉侯曾嘔心瀝血,披荊斬棘帶兵數次征討,奔戎卻幾經死灰復燃。
最後讓晉國也是束手無策。
奔戎盤踞在山西的上方,而晉國則是在山西的下方,即今太原市境內。
兩方形成了割據的局面。
晉國早期還能跟奔戎一較高下,但隨着後來繼承君位的晉侯軟弱無能,奔戎開始在山西上方蠢蠢欲動,幾次派兵南下,打得晉軍節節敗退。
晉國北上方一帶的土地,盡數被戎狄佔據蠶食。
晉國完全不是奔戎的對手,到了最後勉強只能守城。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