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不大,伯爵夫人又不需要工作。」
「可那畢竟是兩大塊肌肉啊,是不是過於......」
「不草率!」瓦特曼把他的話憋了回去,「這兒是外科學院,不是你的湖畔劇場,有些沒必要的問題就別問了。」
瓦雷拉點點頭:「好吧,那我換一個問題。」
「請講。」
「聽說手術還切掉了腋窩組織?」
「因為我們通過染色示蹤判斷伯爵夫人的腫瘤已經有了轉移。」
「染色示蹤?」
「就是一種手術中病理切片檢查是否有腫瘤浸潤的全新技術。」
瓦雷拉手裏的筆難得停了下來,需要好好理一理思緒,因為現在他就像一個成績不錯的中學生忽然接觸到了大學知識一樣,面臨的是學歷和學習斷層。
病理切片還能理解,可染色示蹤是個什麼東西?
因為沒有在現場觀看手術,他很難理解這個技術的具體作用:「院長,您能不能和我介紹一下這個新技術?」
語氣和稱謂都變得莊重許多,可瓦特曼並不吃他這一套:「不好意思,對於這方面我了解的也不多。這是卡維醫生研究後想出的辦法,你如果真的想知道,可以去找他。」
「可您就在現場啊。」
「我只管手術,那麼短的時間去學這種新技術。」
尹格納茨之所以能站上奧地利的外科頂點,無非靠的是純熟的技術。但這並不意味着瓦特曼就落了下風,在真正關心外科手術的人眼中,外科學院院長的身份可要比尹格納茨的副院長重得多。
嘲諷瓦特曼對新技術沒興趣?
可他在做的就是全新的手術術式,況且對方已經是年入六旬的老頭了,太過苛刻實在不妥。
難道去嘲諷奧地利外科只有瓦特曼一人?
那就更不可能了,因為最年輕的外科醫生卡維就在手術台上。前有剖宮產,後有乳腺癌根治,中間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腹腔手術。加這個不知什麼用處的染色示蹤,說外科無人簡直就是笑話。
現在的外科手術逐漸拋棄了計時,也失去了病人的慘叫和觀眾席上的熱烈討論。如果是卡維的主刀手術,觀眾甚至還得戴上那些可笑的口罩,手術時間越來越長,過程卻越來越無聊,報道失去了原來的銷量。
事實上,自從剖宮產之後,所報道的手術越來越專業,也越來越脫離民眾追求刺激的口味。
作為資深外科記者,瓦雷拉只能像自己的編輯那樣靠一些吐槽點抓人眼球,以維持銷量。可現在快速掃過兩個方案,似乎都行不通,這台手術也許是做得太完美,他竟然找不到值得吐槽的角度。
「那我能看看手術切口麼?」
瓦特曼在胸前劃了個大致的區域:「從腋窩前方到肋弓內側,大概這樣。」
「那麼大的缺口?」瓦雷拉缺乏肩胸處的局部解剖知識,馬上問道,「手術創傷那麼大,術中出血一定很多吧。」
「沒有損傷大血管,出血不超過100ml。」
「別開玩笑了,院長,手術既然成功了,這種小事還有什麼可隱瞞的......」
「你不可能不知道卡維和達米爾岡兩位年輕醫生的縫合技術,就算沒有到完美的程度,但也至少能排在奧地利前五的位置。」瓦特曼冷下了老臉:「攸關法國伯爵夫人的安危,你覺得我像是在開玩笑麼?」
瓦雷拉沒了聲音,只能轉移矛盾:「這次沒有被允許進入手術劇場,我缺乏報道的素材。」
「我之前就已經說了。」
「那些可不夠,我可是預支了日報的頭版頭條......」
「得了吧,瓦雷拉。」瓦特曼沒心情再和他聊下去了,「看在你多年報道外科手術的份上,一直以為外科學院都對你開放。這麼做是出於外科發展考量,我們不是報社賺錢的工具。」
作為專職報道外科手術的記者,瓦雷拉確實能感受到外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似乎並不像多年前乙醚進入手術流程那樣轟動,術前消毒、術中對出血的控制、手術時間大大延長、手術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