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上來說,大赦的理論基礎出自於《尚書》,所謂宥過無大是也。同時漢代也是一個講究祥瑞的王朝,所以出至於《易經》的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也是其中一個赦免的理由源頭。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政治的需要,各國都有一些赦免的活動,但是因為不管怎樣,春秋戰國時期的赦免活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在本國之內的政治行為,而真正的成為所謂大赦天下,則是在華夏到了大一統之後,才出現的。
;;;雖然漢代大赦制度沒有形成具體法典規定,但是實際上在數量還是範圍上,都是非常的大,是一種效力遍佈全國的刑罰消除制度,除了少數犯罪之外,幾乎所有的犯罪都可以得到赦免,同時如果在詔令之中特別註明了按照慣例所不應該赦免的犯罪,也可以得到赦免的話,那麼就意味着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的犯罪都可以赦免。
;;;比如漢靈帝在位期間,就大赦了二十次,幾乎平均兩年就一次……
;;;所以,這不是很簡單麼?
;;;裴垣到了青龍寺就支開了草台攤子,準備隨便意思意思幾下就可以應付了事,可是讓裴垣沒有想到的是,從一開始,議論的方向就裴垣就無法控制了。
;;;因為漢代的大赦,太過於隨意了,以至於很多士族對於大赦,其實都不是非常的贊同,當然,如果說大赦放在自己頭上自然是不錯,可是如果說讓自己的仇人赦免了,那如何能夠接受?
;;;……謂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於下,怨惡畜於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戾而妖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故自當赦之……
;;;這是支持大赦的,並且還用董仲舒的觀念來作為支撐的。
;;;詩有雲,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然當罰不得罰,使冤者不得申,痛者不得平,方為國之害也!
;;;這是反對大赦的,同時也引用了匡衡的論點作為論點的。
;;;此言差矣!滌惡棄穢與海內更始,乃創太平是也,如何不得赦之?
;;;赦贖數則惡人昌而善人傷矣!又何能赦宥?
;;;人之初,性本善也,當容改過而自新者……
;;;一歲再赦,奴兒喑噁!何有善之者?
;;;……
;;;嗡嗡嚓嚓,唧唧歪歪,對於大赦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匯集在青龍寺,口沫橫飛,讓裴垣頓時腦袋變得一個有三個大。
;;;消息傳回到了驃騎府衙。
;;;斐潛搖頭笑笑,和龐統說道:竟無人提及黨錮,怕是仍有顧慮……
;;;龐統點頭說道:當如是也!
;;;斐潛給裴垣準備的,就是名為黨錮的這個大餐,一提起來讓士族都痛楚的事件……
;;;第一次黨錮的導火索,就是一次大赦。
;;;桓帝在位的延熹九年,河內方士張成,得知朝廷要公佈大赦令,便縱容兒子去殺掉仇人。他兒子就去殺了,而且在殺人之後也不跑,主動等着官府前來抓捕,甚至宣稱表示,他自己會沒事,朝堂當有大赦云云。
;;;結果當時處理此案的是李膺,他憤怒不已,認為這是奸猾之輩,不可大赦,於是即便是收到了大赦詔令,也是處斬了張成之子。
;;;而且這麼幹的人也不僅僅是張成一個。
;;;宦官趙津、侯覽等人的黨羽,張泛、徐宣之輩也是同樣為非作歹,並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脫懲罰,而不僅是李膺,還有地方官員成瑨、翟超、劉質、黃浮等人也不畏權貴,在大赦以後仍然按律處置了這些人。
;;;宦官和張成等人,自然非常不滿,於是宦官出了個主意,讓張成弟子牢修向桓帝上書,誣告李膺和太學生、名士往來頻繁,結成朋黨,誹謗朝廷,敗壞風俗。桓帝接到牢修的上書,非常生氣,立即下令在全國範圍內,逮捕黨人。
;;;太尉陳蕃拒絕執行詔令,桓帝更加憤怒,便把李膺等人關進黃門北寺獄。這件案子所涉及的有太僕杜密、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