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富他們舉家搬遷呢?」
「我不是說過了嗎,現在有更好的選擇。阿耶,你不是好奇我今天為什麼回來嗎?為的就是移民的事情。」
石養:「啊?」
「明兒,你……你不會要把阿娘阿耶拋下,跟着觀獅山書院那些學員一樣,去江南道吧?」
石明阿娘說完這話,眼圈都紅了。
自己只有一個兒子啊。
「阿耶,阿娘,不是這樣的,你們聽我說完。渭水河邊那些棉田,你們都知道了吧?我們家不是也種了幾畝嗎?這棉田的收益有多大,你們應該比我更清楚吧?」
「那當然,原本我以為南洋水稻和養魚一起搞,就已經是天下最掙錢的種植方式了,但是種了那棉花,才知道原來還有更掙錢的。不過,朝廷不是說了嗎,不讓關中道種植棉花,除了各個書院農學院為了研究而種植的棉田,其他良田全部都不允許種植棉花。」
石養說到這,還覺得有點遺憾。
只掙了一年錢,明年就不讓種了。
太可惜了。
「阿耶,關中道是不讓種植棉花,但是河東道可以啊。朝廷已經公佈了最新的公文,河東道和雲中都督府,都是允許棉花種植的,關中的百姓,只要去到河東道北部,就可以分到朝廷發的一百畝永業田,並且還可以以一個銀幣一畝的低價再購買一百畝。這可是千載難尋的機會啊。」
石明自己在觀獅山書院農學院就是研究棉花種植的,對於推廣棉花種植的事情,自然非常上心。
再加上朝廷最近公佈的功臣名單,以及給這些功臣賞賜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都在朔州北邊,允許用來種植棉花。
這朝廷的意圖,就已經顯而易見了。
觀獅山書院當中,許參軍已經親自在大講堂召開了一次動員會,鼓勵大家去到河東道和雲中都督府,開設醫館、指導棉花種植等事情。
石明自己就已經報名了。
「這……這是說朝廷允許種植棉花,但是要去到河東道才可以?」
石養略微詫異的看着自己兒子。
這個情況,讓自己很糾結啊。
棉花種植的利潤有多高,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雖然伴隨着種植規模的變大,棉花的價格肯定會下跌,但是比種植粟米和水稻,還是要好很多啊。
再說了,一百畝永業田,還是男女都有,這個吸引力,一點也不比去年南洋水稻的推廣差呢。
「沒錯,河東道北部指定的州府是可以種植棉花的,其他地方不允許。阿耶,這河東道,如今有水泥路直通長安城,據我們書院的許參軍說,到時候還有會長途馬車定期往返長安城到河東道水泥路沿線的幾個州縣呢。」
石明今天回來是要勸說自己阿耶跟隨自己搬遷到河東道去,自然是要把這事的好處多提一提,再把大家的擔憂給解決了。
「明兒,你不會是想去河東道吧?」
石明阿娘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把石養嚇了一跳。
他可是知道觀獅山書院有向各地安排學員的風俗,據說長安縣縣丞的獨生子,如今都在山南道呢。
「阿耶,托楚王殿下的福氣,我們家這幾年算是上了一個大台階,再也不用為填飽肚子擔憂了。但是,朝廷不讓關中地區種植棉花,水稻魚養殖的人也非常多,單單靠租賃的這些田地,一年下來其實也掙不了多少錢,您不是還想着建設一個大宅子,希望能夠光宗耀祖嗎?依我看,我們家不如舉家前往朔州,在那裏種個兩百畝的棉田,不用幾年,說不定就家財千貫了呢。」
石明將自己今天回來的目的給說了出來。
讓他意外的是,阿耶阿娘雖然很驚訝,卻是並沒有立馬否定自己的提議。
看來,石富一家發生的事情,對他們的刺激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呀。
「明兒,那朔州可是緊挨着大草原,雖然突厥突厥人都遷移走了,但是隨時都可能有其他的胡人入侵。之前薛延陀不就是在那裏搞了不少事情出來嗎?」
石養這樣的農戶,看問題的角度跟長孫無忌他們又有所不同。
對他們來說,如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