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看到過不少關於「創新」的文章,之前他還是很認可創新的重要性的。
正因為如此,渭水書院一直沒有全面模仿觀獅山書院。
現在看來,創新雖然很重要,但是模仿其實也不丟人啊。
後世的工業強國德國,當年也是從模仿英國開始的。
據說當初的德國,工業水平不行,只能生產偽劣產品,所以英國就強制性要求所有德國生產的產品,都要標明「德國製造」的字樣。
同樣是「德國製造」四個字,放在李寬剛穿越的那會,是屬於高大尚的代表。
但是在當年,卻是質量低劣的代名詞。
不過,德國人也算是知恥而後勇,不斷努力之後,生生的把英國這個師父給甩到了後面去。
當然,長孫沖是不知道有德國這個故事的。
他只是從這幾年觀獅山書院和渭水書院的發展差距中想到的應對之策。
要知道,雖然渭水書院也發展很快,但是跟觀獅山書院的差距,似乎卻是越來越大。
特別是在格物和算學、醫學方面,大唐所有的書院加起來,都比不過觀獅山書院的一個指頭啊。
「我同意!雖然不知道研究生院到底效果如何,但是學員們在書院裏學習了三年之後,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怎麼看都不會是壞事的樣子。」
長孫沖的這個提議,雖然讓人有點難為情。
不過鄭海也不是那種只知道「之乎者也」的酸儒,對於「模仿借鑑」這種東西,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事實上,渭水書院這樣全面模仿觀獅山書院,李寬其實也是樂意看到的。
要在大唐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單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各個書院都完全模仿觀獅山書院來辦學,反倒是幫了李寬的大忙。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反正,讀書人的「借鑑」,也不能算是抄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