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經濟晴雨表的牛排館指數掛鈎的。
牛排館在誕生之初就帶着一股濃濃的紐約精英的氣息,美式高端牛排館作為華爾街精英的標配,自有一套講究,比如裝潢、肉的標準、配酒的標準,以及服務員應該達到的水準。
華爾街偏愛Steakhouse是有歷史原因的,牛排館的上座率,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華爾街的晴雨表。美國有個專有名詞叫SteakhouseIndex——牛排館指數。
經濟好的時候,在紐約華爾街的銀行家投資人會點更多的開胃菜、大分量的牛排和更貴的紅酒,甚至連佐餐水都會點貴一些的。經濟不好的時候,即便是華爾街精英,也不會把牛排館當日常。
那一家合格的美式頂級牛排館長啥樣?大概PeterLuger可以做個標杆。雖然PeterLuger並不開在華爾街,而是在布魯克林,但無論如何,PeterLuger確實是紐約牛排館教科書一般的存在。
PeterLuger的影響力直接與牛排館指數掛鈎,經濟好的時候PeterLuger的服務態度反而很差,因為不缺客戶。但如果PeterLuger的服務員變得非常殷勤,開始接受美國運通卡,不對客人擺臭臉的時候,那意味着美國的宏觀經濟,可能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因為大神如PeterLuger,也需要靠賣笑臉來取悅客戶了。
傅華就笑笑說:「PeterLuger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介紹都是說這家很不好定訂位的。」
「那要看是誰去訂了,我既然提出要去那裏吃飯,自然是有辦法解決,走吧,我們就去那裏吧。」
PeterLuger的門面非常好找,餐廳內部的營業面積較大,裝修風格比較偏向德式,深色的木牆裙、木地板、木桌木椅全都整潔而又古樸,但斑駁的質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濃厚。傅華和傑西卡到那裏的時候到店時顧客很多,有不少人站在進門處排隊等位,但是服務員看到傑西卡,還是馬上給傅華和她安排了位置,顯然傑西卡跟這裏的服務生是很熟悉的。。
兩人坐下來之後,上餐較快,先送上來的是餐前麵包,麵包大小適中,分別是全麥、蒜香、蔥香麵包,配無鹽黃油。三種麵包上桌時都是涼的,毫無餘溫,全麥麵包個頭修長,比較有韌性,表面撒了少許孜然。
蒜香麵包質地酥軟,味道平平。蔥香麵包的口感最好,表面鑲嵌的洋蔥碎還算比較香。黃油的香度和醇度都不突出,也沒有提供黃油刀,這個環節的平淡表現讓傅華略顯失望。
難道最近一段時期美國的經濟表現很好,所以這家牛排館的服務質素就下降了?這一點傅華來紐約還真是沒感受到的,反倒是覺得沒過到處都是舊舊的,一點沒有國內那種蓬勃的朝氣。
凱撒沙拉倒還可以,羅馬生菜新鮮、水嫩;羅馬羊奶酪的量很足,味道非常濃郁;烤麵包丁很大顆,質感酥脆,由特製的經典凱撒醬汁調味,撒上少許胡椒粉之後,味道還不錯。
傑西卡點了兩條招牌的超厚焦脆培根,與牛排主菜一同上的菜。加拿大產的培根切片大約5毫米厚,醃製入味,烤得火候全熟,焦糊的質感飽滿,口感焦酥,略帶咬勁,略微偏咸,油香濃郁,而且一點也不膩。
牛排要了五分熟,厚切的Porterhouse(T-Bone)牛排裝在耐高溫菜盤裏連同油煙繚繞,滋滋作響的黃油一併上桌,厚度大約3.5厘米,據說有36盎司,火候非常準確。
牛排的表皮被高溫烘烤得比較焦硬,骨頭以及個別邊角還有些黑糊,內部的肉質飽滿厚嫩,呈粉紅色,紋理均勻,毫無筋膜,汁水不算多但很潤澤,血水收得乾淨徹底,切面非常漂亮。大塊的T-Bone經過乾式熟成處理後的品質着實不錯,牛柳一側細瘦鬆弛,西冷一側則更有咬勁,味道和口感都很出色,而且肉塊絕不稀軟走形,切取順暢。
總體而言,傅華感覺這家老牌的牛排館品質上乘,但是口感並不比國內的莫爾頓牛排更讓人驚艷,這讓多少帶着朝聖感覺來吃的他有點小失望。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關注「熱度網文 或者 rdww444」 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