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眼裏,在如此巨大的封建壓力面前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作品鑑賞編輯
主題思想
在《彷徨》中,魯迅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上:提出國民性改造和民族徹底解放等主題,貫穿着反對封建主義的重大主題。
首先,《彷徨》充分表現了在封建制度鄱封建宗法勢力長期統治下,農村廣大貧苦農民遭受殘酷經濟剝削和精挫奴役的悲劇命運。例如《祝福》的深刻性正是在於描寫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權下所感到的恐怖。
其次,《彷徨》表現了魯迅對知識鄉命運與道路的關注。他着重從知識分子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這個角度進行描繪和考察,因此,他的剖析、同情、批判,最能切中肯綮,發人深思。在魯迅的筆下,主要刻畫了封建衛道士,如《肥皂》中的四銘和《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這類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通過對他們齷齪心理入木三分的剖析,揭露其偽君子的醜惡嘴臉。第三類是頹唐的知識分子形象。如《在酒樓上》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傷逝》中的涓生等。魯迅對這類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着眼於揭示他們精神的創傷與危機。在辛亥革命中曾熱血沸騰的呂緯甫,革命後擺脫不了孤獨者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像一隻蠅子飛了一小圈子,又回來停在原地點,在頹唐消沉中毫無價值地消磨着生命;當年曾經拔過神像鬍子的魏連殳,到頭來甚至「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藉此「復仇」,雖然「勝利」了,卻又「真的失敗了」;涓生、子君是「五四」時期勇敢地衝出舊家庭的青年男女的典型,然而,他們衝出了舊家庭也沒有改變什麼。整個社會不解放,他們的個性是不會真正得到解放的,在社會的重壓下,他們「盲目的愛」最終「失去附着」,以悲劇而收場。
藝術特色
情節結構
魯迅的小說結構大都是單線發展,很少有錯綜複雜的結構,常常是將生活中的幾個生活片斷串聯起來,構成「離去一歸來一再離去」的復調式結構。如《祝福》《在酒樓上》《孤獨者》等小說,講的都是別人的事,但在講的過程中又不時穿插「我」的個人經歷。比如《祝福》有三個描寫視點:即「我」「祥林嫂」「魯鎮」。「祥林嫂」與「魯鎮」的關係意在表現小說的「吃人」主題,這是讀者普遍關注、一看便知的。「我」與「魯鎮」的關係則暗含了「離去一歸來一再離去」的情節模式,「雖說是故鄉,然而也沒有家,所以只好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裏。」這樣的敘述顯然就是「離去」又「歸來」的表述。而「我」決計要離開魯鎮的,因為「我」作為一個知識者,一次偶然的回鄉居然扮演了祥林嫂靈魂審問者的角色,祥林嫂的死,「我」雖然不是罪魁禍首,但顯示出「我」靈魂深處的淺薄和軟弱,而這一切又與魯鎮的傳統精神不無相關聯。因此「我」的「再離去」就是對家鄉生存困境的逃避。
《在酒樓上》開篇就寫道:「我從北地向南旅行,繞道訪了我的家鄉,就到s城。」這也是「離去一歸來」的敘述。「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但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子,無論那邊的干雪怎樣紛飛,這裏的柔雪又怎樣的依戀,於我都沒有什麼關係了。」北方不是我的故土,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人,兩處都不是「我」心靈深處的精神家園,這是一種無家可歸的漂泊感,表達了知識分子與傳統習俗決裂的信念,同時也隱含了魯迅內心深處的絕望與蒼涼。
語言
語言是小說的表層結構,語言的精練與否,是衡量一個作家駕馭語言能力的標準。魯迅的《彷徨》沒有冗長的描寫,小說的語言顯得精練簡約。如《離婚》對兩個老女人的描寫也是如此,「前艙中的兩個老女人也低聲哼起佛號來,他們擷念珠,又都看愛姑,而且互視,努嘴,點頭」。幾句話就把這兩個老女人看不慣愛姑而又彼此心照不宣的神態描繪出來。
魯迅的小說很少有景物描寫,即使有也十分節省筆墨,他更多是把寫景與敘事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夠襯托人物的性格特徵,又富有抒情色彩。如《祝福》的結尾對魯鎮的描寫,不僅寫出了魯鎮過年的熱鬧氣氛,而且有力地襯託了祥林嫂的人生悲劇。
(其實我這樣水也是怕被編輯罵的,但是我是真的需要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