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時的射程為6800米。
輕型高炮是78座20毫米c65單聯裝炮,最大射速120發/分。其仰角45°時的射程是4900米,仰角85°時的射程是3700米,迴旋角度也是360°。
在這裏特別要指出的是,「興登堡」級的防空火力全部是機械自動化操作(這裏的自動和現在說的自動化差了十萬八千里,事實上應該稱作半自動,同時保留手動操作能力),而「俾斯麥」的防空火炮全部是手動操作的。手動的優點是在戰艦動力系統受損的情況下可以保持戰鬥力,最大缺點是反應遲鈍。與同時期的盟軍戰艦防空炮相比,手動的105毫米炮的反應速度只有英國「喬治五世」級134毫米炮的二分之一,而37炮更過分,僅僅只有40炮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俾斯麥」的防空炮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只有盟軍的1/2。這也就是那些英國老掉牙的「劍魚」能在惡劣天氣輕輕鬆鬆施放魚雷的根本原因。
另外,在「俾斯麥」被擊沉後,德國水面艦艇特別是巡洋艦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防空火力猛增。排水量遠小於「興登堡」級的「提爾比茨」級將20毫米c65型單聯裝炮,從12座急增到78座。「興登堡」當然不甘「屈居人下」,將37毫米炮增加到32座,同時把20毫米單聯裝防空炮換成98座4聯裝的!這意味着「興登堡」級至少擁有超過4艘「提爾比茨」級的近程防空能力。
艦載飛機方面,「興登堡」級備有6架「阿拉多196」式水上飛機,用以偵察、校射和聯絡。其中2架放置在主桅杆下的一個機庫內,4架分別放置在煙囪兩側的2個待機機庫內。飛機由煙囪和主桅間的2部彈射器發射。「興登堡」還載有多達28艘小艇。
說起來這個裝甲防護,實際上德**艦的裝甲經常是以犧牲火力來換取的,因為火力、機動力與防禦力中很難三者兼顧。德艦採用「重裝甲主義」,在以寡擊眾時會比較有利。德國艦艇設計人員認為,多一門炮不一定打得到敵軍,多一寸裝甲可以同時讓幾艘敵艦的炮彈被彈開。用我們中國的話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設計「興登堡」級時,德國人非常強調近程防護,不僅能抵禦敵艦炮轟,而且對魚雷也要有足夠的防護能力。
因此「興登堡」級戰列艦裝甲更是厚到離譜的程度。上甲板全部用80毫米厚的鋼裝甲加強,可防禦彈片和延緩炮彈下穿,使炮彈在穿透到裝甲板之前就爆炸。裝甲甲板保護着艦上的要害部位,厚度為120~160毫米,全長215米。兩舷的裝甲列板厚達200~400毫米,保護着機艙、鍋爐艙和彈藥艙等。指揮塔與火控部位均有厚裝甲保護,最厚處為370毫米。對於最易受攻擊的主炮炮塔,其正面厚度達到420毫米,側面也達到了280毫米。副炮主裝甲也達到80毫米。「興登堡」級的舷側有極強的魚雷防護系統,據說設計時的標準是可以防住1枚450千克tnt裝藥的魚雷;命中2~3枚450千克裝藥魚雷仍可以繼續戰鬥;命中4枚以上仍能長時間不沉。有關此種魚雷防護系統仍是個謎。許多戰列艦專家認為只是更多的水密隔倉和更厚的隔倉裝甲板。但現在有最新資料披露,「興登堡」的艦舷內側與船體中心線還有縱隔壁,最重要的動力區與炮塔下部設了三重船底。
另外一個是推進裝置,最初設計人員計劃為「興登堡」級配用大型商船上普及的電力推進動力系統。考慮到安全方面和節約燃料的因素,最後還是採用高壓渦輪蒸汽輪機。「興登堡」安裝了3台「俾斯麥」級的柯蒂斯輕型渦輪機,分別裝在3個橫向排列的水密艙內,每台驅動一部螺旋槳。發電裝置包括12台50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8台690千瓦渦輪發電機和2台460千瓦渦輪發電機,發電量一共為12440千瓦。它們分別安裝在4個艙內,首艙安裝渦輪發電機,尾艙則安裝柴油發電機。
艦員編制:全艦編制人數2100名,戰時作為旗艦最多2400人。全體艦員編成12個分隊,每個分隊180~260名不等。第1~4分隊是主、副炮分隊,第5、6分隊操縱高炮,第7分隊由廚師、皮匠等生活保障人員組成,第8分隊為軍械人員,第9分隊包括信號兵、報務員等,第10~12分隊為機械人員。
雷達裝置關於「興登堡」級配備何種艦載雷
第二五零章漢斯喵的興登堡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