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擒吳懿,戰退敵軍,救出張飛、張鋒。張鋒視之,乃趙雲也。張飛問:「軍師何在?」趙雲曰:「軍師已至,想此時已與主公相見了也。」張鋒曰:「軍師已至,張任必亡矣。」三人擒吳懿回寨。張任自退入東門去了。
張飛、趙雲、張鋒回寨中,見孔明、簡雍、蔣琬已在帳中。張鋒隨張飛下馬來參軍師。孔明驚問曰:「汝二人如何得先到?」玄德具述義釋嚴顏之事。孔明賀曰:「張將軍能用謀,又有張鋒相助,皆主公之洪福也。」趙雲解吳懿見玄德。玄德曰:「汝降否?」吳懿曰:「我既被捉,如何不降?」玄德大喜,親解其縛。孔明問:「城中有幾人守城?」吳懿曰:「有劉季玉之子劉循,輔將劉璝、張任。劉璝不打緊;張任乃蜀郡人,極有膽略,不可輕敵。」張鋒曰:「前番鳳雛先生因張任身死。」孔明曰:「如此,先捉張任,然後取雒城。」問:「城東這座橋名為何橋?」吳懿曰:「金雁橋。」孔明遂請張鋒與己乘馬至橋邊,繞河看了一遍,回到寨中,喚黃忠、魏延聽令曰:「離金雁橋南五六里,兩岸都是蘆葦蒹葭,可以埋伏。魏延引一千槍手伏於左,單戳馬上將;黃忠引一千刀手伏於右,單砍坐下馬。殺散彼軍,張任必投山東小路而來。張翼德引一千軍伏在那裏,就彼處擒之。」又喚趙雲伏於金雁橋北:「待張鋒引張任過橋,汝便將橋拆斷,卻勒兵於橋北,遙為之勢,使張任不敢望北走,退投南去,卻好中計。」調遣已定,孔明令張鋒去誘敵。
卻說劉璋差卓膺、張翼二將,前至雒城助戰。張鋒引一隊不整不齊軍,過金雁橋來,與張任對陣。張鋒遙指張任曰:「今軍師已至,汝不懼乎?須知赤壁本周郎之功,亦孔明聯盟之力;今汝何人,敢不投降?」張任看見張鋒軍伍不齊,在馬上冷笑曰:「人說諸葛亮用兵如神,原來有名無實!」把槍一招,大小軍校齊殺過來。張鋒率軍佯戰不敵,詐敗而退走過橋。張任從背後趕來。過了金雁橋,見玄德軍在左,嚴顏軍在右,衝殺將來。張鋒復引軍殺回。張任知是計,急回軍時,橋已拆斷了;欲投北去,只見趙雲一軍隔岸擺開,遂不敢投北。背後張鋒大叫:「捉住張任!捉住張任!」張任心驚,徑往南繞河而走。走不到五七里,被魏延、黃忠伏軍殺了個人仰馬翻。張鋒引軍緊追不捨,一壁廂令軍士叫戰。張鋒眼見張任引數十騎望山路而走,正撞着張飛。張任方欲退走,張飛大喝一聲,眾軍齊上,將張任活捉了。張鋒隨張飛解張任回大寨。張任寧死不降,被推出斬首。次日,玄德令嚴顏、吳懿等一班蜀中降將為前部,張鋒隨後,直至雒城,大叫:「早開門受降,免一城生靈受苦!」劉璝在城上大罵。張鋒曰:「似此,如之奈何?」嚴顏曰:「張鋒勿憂,待吾取箭射之。」忽城上一將,拔劍砍翻劉璝。張鋒指而問曰:「此何為者也?」只見那將開門投降。吳懿曰:「此人乃武陽人張翼。」張鋒曰:「既順風歸降,待吾稟報皇叔。」遂回馬去報玄德,引軍馬入雒城,劉循開西門走脫,投成都去了。玄德出榜安民。
玄德得了雒城,重賞諸將。孔明遣人隨蜀將去安外州郡不題。孔明問:「前去有何處關隘?」蜀中降將曰:「止綿竹有重兵守御;若得綿竹,成都唾手可得。」孔明便商議進兵。張鋒曰:「劉璋勢危,必合張魯,又昔日馬超走脫,養成後患,若張魯聯合馬超來助劉璋,成都不易進也,須速速下成都,此為上計。」孔明曰:「張鋒之言得之。」法正曰:「雒城既破,蜀中危矣。主公欲以仁義服眾,且勿進兵。某作一書上劉璋,陳說利害,璋自然降矣。到時張魯、馬超來,有何懼哉!」孔明曰:「孝直之言最善。」便令寫書遣人徑往成都。齋
卻說劉循逃回見劉璋,劉璋又見了法正書,大怒,當下令費觀、李嚴點三萬軍來守綿竹。張鋒探得,去報玄德。玄德問張鋒曰:「以汝觀之,當如何行事?」張鋒曰:「劉璋已聯張魯,不足為懼。只是馬超自兵敗入羌,已二載有餘,結好羌兵,攻拔隴西州郡。所到之處,盡皆歸降;惟冀城攻打不下。以吾觀之,張魯必有招馬超之意。」玄德曰:「馬超本為曹操之患,不料,今亦成吾之阻也。」張鋒曰:「今吾去略助冀城,以使刺史韋康遣人求救於夏侯淵。夏侯淵請得曹操批准,必出兵來,到時,吾與夏侯淵合兵擊之,此亦損曹軍之機也。然.....」玄德曰:「然甚?」張鋒曰:「今馬超正攻冀城,吾不得進也。」玄德
第六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