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
最近兩日他開朗許多,盯到重要人物,他便不急,慢慢找。
「黃河以南的地方不夠,黃河以北,待橋修罷,自會有人去定居,官府應當劃地,不收錢,以讓民安。」
李易不愁地方不夠用,黃河大橋修建完畢,往來便利。
就有人看地價對比,去另一邊,那邊還不要錢,自己蓋房子。
只是橋不能通火車,橋墩能支撐,橋面要求低,先能讓馬車走,其他的以後再說。
事情安排需一步一步來,過了橋也不屬於河北道,依舊為河南道,而且還是河南府。
河南府劃分小於河南道,河南道把山東都給包進去了。
「好!」李隆基眉宇舒展:「到時河北道修路,引契丹、奚族等向內遷徙,又引更遠處之民再遷。」
「正是,最近幾年沒有大旱,即便太行山以東地區降水少,水井亦能解決。
而黃河水災,近期不會出現,往後再出,咱大唐早已不畏懼。
到時道路暢通,往來各地容易,何況眼下能想辦法解決黃河水患問題,慢慢來。」
李易知道民族大遷徙的很多資料,更清楚眼下山東,即太行山以東地區降水還是少。
但沒有蝗蟲了,百姓倒是想讓蝗蟲再來一次,大規模的那種,因為養的家禽和牲畜多。
只要蝗蟲顏色不變得那麼嚇人,就能夠餵養。
其實有的變了顏色,雞也吃,就是吃得少,怎麼說也是肉啊!
李隆基笑容燦爛:「到時那邊都種秈稻?」
「不,種麥子、油菜、玉米、高粱。」
李易搖下頭,種什麼稻子?河北最適合種麥子,大片的麥子。
還有山東那邊,這個緯度種麥子特別好。
「易弟,玉米和土豆相比,哪個好?」李隆基問出一個問題。
李易糾結了,你問我饅頭和大米飯哪個好吃?
「玉米易保存,產量高過其他作物,更適應多種環境,生長中的照料少於其他作物。
土豆產量更高,卻只能保存一段時間,不適合製作飼料。
故此土豆很長一段時間要當成副食,雖然它可以為主食。
北方寒冷地區,玉米與土豆都需要,並非二選一。」
李易又一次強調雙方的儲存問題,他吧嗒吧嗒嘴,想吃細玉米面的餅子,然後就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