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烙了好幾倍的數量。
吃過飯,李易給萬昭遠掛上吊瓶,讓找上門的渝州刺史趙辰祿帶孩子過來,上課。
大人不見,天知道你們裏面有沒有刺客!
一百多個孩子過來,看穿着打扮便明白非富即貴。
李易當作不知道,他不可能說叫真正的貧家子弟來。
窮人家的孩子不懂得配合,想讓窮人家的孩子讀書,跟他現在無關,他回頭讓大唐朝天下基金多給錢就行。
表演用不着,他又不是不關心大唐百姓。論對孩子的好,誰能比上他?
孩子們都是十歲到十三歲之間的,李易隨機挑選學生問幾個問題,知道這些孩子要晉級了。
應該學大學或尚書,他都能講,包括中庸。
但一堂課能講什麼?講完沒有用。
他講別的,用一堂課的時間給孩子們灌輸一種理念。
「秦二世而亡,非臣之過、非法之錯。始皇法家,法因情生,又滅情專法。
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如心如行,若思若為。
凡處事,以法為先,以情作根。無情之法,形而上學。
知其理、明其真。寬百姓一時之紆,得民心一世之與。
學以用,用以動。動如浮雲,變幻不易束縛;動若流水,輾轉難以琢磨。
人潮湧動、人心涌動,法隨人動,律承人功。
故,唐律有寬宥,疏議存辯求。為商者,讓利得豐;為官者,寬民得政……」
李易在教孩子辯證唯物主義,只不過說出來的話語言組織不同。
這些孩子能聽懂,換成他那時,十來歲的孩子,他絕對不這樣說話。
你給小學四五年級到初一的孩子說這個,他們能聽明白嗎?
當然,有的能,比如李易,他小時候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包括背詩詞,寫詩詞。
但那概率太小了,教師不能那麼干。
果然,現在的孩子全聽懂了,一點都不難。
李易為他們開啟了一個新的思維模式,簡單又直接。
官員們趕緊記,他們以為李易會隨便找一段尚書、大學中的內容講解,意思意思就行了。
哪曾想這個神仙東主不按常理出牌,短短的一堂課都利用上了,自己得學。
涉及到了道德經和易經的內容,深奧的東西變得淺顯。
永穆公主和小蘭雙手托着下巴坐在那裏聽,滿臉驕傲,這就是自己的李郎。
掛着吊瓶的萬昭遠同樣在聽,打哈欠,估計是藥里放了安定的原因,絕對不是他聽不懂。
「回頭讓咱家的孩子過來,跟你說話呢!你要睡覺?」萬昭遠的媳婦兒與丈夫說。
「啊?啊!對,過來!不睡。」
萬昭遠條件反射般地回答,能看出來他以前的日子怎麼過的,他不會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