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金看見換上了這麼多的裝備,心裏非常激動,有這麼多神兵利器在手,何愁大事不成?
米柱看着這倆支煥然一新的部隊,在原版里,他們覆滅在瀋陽城下渾河之畔,殺身成仁,以死報國。
沈遼之戰明軍損失十萬人以上,光是瀋陽一戰,明軍民被殺者多達七萬人,但是這白杆兵和戚家軍,是打痛了奴爾哈赤:「有敢輕言伐明者殺。」
這一次,他們會不會結局這麼悲慘,不知道,但是米柱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袁應泰這不懂軍事的人瞎指揮,他們肯定不會這麼悽慘。就算是死,他們也會咬下建奴大大的一塊肉,讓他們痛入骨髓。
這一次,御馬監都督米禮義直接將他們調往瀋陽助戰,而不是原版的當戰爭打響,他們這才急忙赴援,誰知一天不到,瀋陽就淪陷,他們失去了倚城之利,被迫與建奴野戰,在對方大炮轟擊,鐵騎衝擊之下,確是扛了一天,殺敵無數才覆滅。
而現在,知曉兵事的熊廷弼依舊在主持大局,熊廷弼布將練兵、穩定軍心民心,對後金採取「南顧北窺坐困轉蹇」之策,固守主要城市,並四處築城,步步推逼,困削後金活動空間。成效顯著,部隊士氣高昂。
他們步步為營,逐步推進,一步步的壓縮建奴的空間。
遼東巡撫袁應泰的集大軍十八萬,反攻撫順的宏偉戰略構想,完全被無視了,他們不會調兵去任何一處,而是集結大軍於瀋陽、遼陽,準備在這裏進行一次決戰。
有了這些改變,米柱相信,建奴不可能輕易拿下沈遼,即使他們鴻運當頭,有天照應,順利拿下二城,也會死傷慘重,為大明贏得喘息之機。
米柱這些天就呆在軍營里,專心的整訓軍隊、集結物資。
查抄李府,這可是大肥缺,戶部和內閣拼死也要插上一手,在他們沒有獲得查抄權之後,死皮癩臉的派出監視人員,負責監視東廠,防止他們假公濟私,中飽私口囊,這個米柱是沒有這方面的想法,所以也沒有什麼好生氣的,他們查抄所得,匯總起來以來,上報皇上,然後轉往邊軍,他們這一次準備了二百多萬兩白銀,足以滿足一次大戰所需。
米柱正式的上報朝廷,他等會在十月中旬出發,十一月初將物資運往遼東,他之所以還要拖上十天,這是因為糧草和物資,準備不足。
誰知這是米柱暗渡陳倉之計,他在上表後第二日凌晨,則夜率領八千大軍連夜離開軍營,直奔榆關(山海關)而去。
第二天,他們的軍營依舊熱鬧非凡,依舊有大部隊在此集訓練兵,炮聲訓練聲不斷。
米柱這是吸取楊鎬的教訓,這也是這時代朝廷的毛病,大軍未出動,這大軍應該怎麼佈置調動,應該怎麼打,就會在朝廷之上吵個不停,討論不停,個個都是軍事專家,個個都是諸葛亮,即使制訂得再好的計劃,也會被他們貶得一文不值,然後推出自己的。
這在朝廷上討論就罷了,有些大神弄到了計劃書,在家裏和茶樓酒肆之間討論,毫無保密意識,所以這個楊鎬大軍未出瀋陽,這個建奴的探子就知道了。
這建奴知道楊鎬四路大軍圍攻阿拉木圖,不是楊鎬寫信告知的,也不是李如柏小妾密報的,只要是建奴的探子們不控住耳朵,他們就會知道。
這一次,朱由校下詣:「遼東諸軍事,遼東諸將自決,無需上報。」
山西巡撫陳所學和宣大總督突然接到聖旨,下令封鎖山西境內所有的關口,停止一切榷場和互市,禁止任何一支商隊、馬隊出關,違者一律處死。
這宣大監軍太監杜鳴鶴也下令,所有邊關城池、隘口、烽火墩,一律輪換調防,所有私放商隊、馬隊出關者,無論官居何職,一律處決。
這晉省高層突然的行動,讓八大蝗商被打懵了,不知所措了,邊關貿易是山西經濟的基礎,幾乎所有的商號的生意,都是與邊關貿易有關,他們都內地物品運往蒙古和建州,獲取暴利,這是他們收入的最重要來源。
當地的主要家族、軍將世家都參與到這利潤極高的走私生意之中去,他們結成了一個自上而下的關係網,可以堂而皇之的將大批商品運往關外牟取暴利。
名單是運的是絲綢、食鹽、茶葉、鐵鍋,實際上是無所不有,銅、鐵、鉛、各種兵器和藥物,只要是對
第66章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