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青州的第二大街。雲駝大街兩旁樓閣店鋪林立,鱗次櫛比,而其建築也無一不是飛檐斗拱,雕樑畫棟,雲駝大街的繁華可見一斑。
劉旭邁步走進矮松園。
一進矮松園,但見兩株古松對植,干矮枝闊,樹粗兩人難以合抱。劉旭不禁嘆道,這兩株古松怕有千年之久了吧,怪不得此書院名為矮松園。書院白牆青瓦,古樸雅致,倒是一處好地方。
青州矮松園,在此時甚為有名,為大宋官學當中,四小書院之首。矮松園在明正德年間改名松林書院,依舊以松為名,而到自己那個年代則成為了青州第一中學。劉旭後世去青州開會時,看過青州的旅遊指南,據說這兩株古松,一直到自己那個年代猶存。劉旭不禁感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而人的匆匆百年,在這兩株見證千年的古松面前,又算的了什麼。
劉旭不禁來了興致,倒不急着去見王曾了,便在矮松園內施施然的遊逛起來。
矮松園內,園內庭台樓榭,遊廊小徑蜿蜒其間,一水環繞園內。劉旭從小橋走過,涓涓清流腳下而過,倒映出園中的景物,清風拂過,倒影虛虛晃晃,甚是有趣。院內四處都種有不少桂樹,八月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滿園香氣環繞。劉旭不禁感嘆,一個小小矮松園設計的如此別致,大宋繁華風流,也可自此窺見一斑。怪不得張震這個牛人,會在矮松園落腳教書,這裏着實不錯。劉旭突然想起,王曾好像後來罷相被貶青州知州時,做過一首《矮松園賦》,不知自己要是待會跟他吟起這首詞賦他會什麼反應。不過劉旭也就想想罷了,那首《矮松園賦》,劉旭還真沒記住。
園內很是寂靜,唯能聽見秋蟬聲聲。劉旭正在遊逛,忽然聽到一陣聲音傳來,只聽一人朗聲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謂天地之道,實際乃是人人皆可得之道,但世間萬物,道道道,皆非恆道。所有事物都有生,自然也有死。而實際上,這種世間無恆道的道理,就是天地萬物之道。所以所謂的儒學至理,也沒恆論,世間萬物莫不在變化,以古之定理,用之今時,也未必都行的通,所以眾位讀書,一定要學會思考,有自己的見解,根據今時之現狀,活學活用.......」
劉旭聽到這用道學釋義儒學的講解聲音,不禁有些好奇,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但見碧水環繞的一方小亭內,坐滿了人,亭外也站着許多人,都在圍着一個青衣老者聽講。老者身穿一襲青色道袍(古代家居常服,交領大袖,四周鑲邊的袍子),頭綰一個道髻,一身閒適打扮,但看上去有些仙風道骨模樣。劉旭打眼掃了一下圍聽的眾人,赫然發現王曾正坐在老者面前,認真的聆聽老者的授課。
劉旭聽來,似乎聽這老者講解與傳統的儒家授課有些不同,而是另闢蹊徑教授眾人。
劉旭正要向小亭走去,卻聽到老者道:「今天的課就到這吧,都散了吧,王曾留一下。」
ps:又是周一啊,再求推薦、收藏,謝謝大家支持。
第二十五章 矮松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