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蘭陵風流 > 第一六七章驚心

第一六七章驚心

    極防備春汛、夏汛、秋汛了,稱為三汛期。

                                        水災,已經成了大唐的三大內政痼疾之一。

                                        蕭琰不由留神傾聽,雖然她對政務沒興趣,但對這種涉及民生的事,她還是關心的。

                                        便聽李毓禎回道:「嗯,是有這個打算。

    以後,就沒這麼方便了。

    」                                    聖人一旦晏駕,太子登基為帝,立她為太子,以太子不堪政務的身體,立即就會下詔她監國,再到地方巡查就沒這麼便利了。

                                        她沒有立即說洪汛,卻說起了人口,淡涼的聲音道:「長治三十年,戶部人口大普查,大唐全域計一千七百五十六萬戶,計口約一億一千萬人。

    若加隱戶和奴婢人口,以及深山老林里未編戶的人口,約摸還有一千萬。

                                        「大唐之前,人口最盛時是西漢,王莽篡位前是六千萬,至後戰爭破壞,統一王朝立國短,再無西漢時人口。


    大唐統一南北時,人口也才四千多萬,到如今,已經翻了一番之多。

    人口繁衍之快,盛過歷朝。

    這是想當然之事,國內太平,賦稅不重,人口增加便快。

    這是好事,卻也不完全是好事。

    」                                    她看了眼支起的竹窗外蔥鬱的竹海,綠色望不到邊際,聲音如竹林般幽涼,「人口太多,墾田太多,破壞林木太多,水災越來越頻繁,也不奇怪。

    」                                    的確不奇怪,蕭琰也聽四哥蕭琮講過,因讀《高宗實錄》有兩道詔令與此有關,蕭琮便給她詳細講過前因後果。

                                        那是高宗三十年,司天台、天策書院、國子監會同請道門、佛門的易道大家聚會長安,切磋辯論易道,道門的易道大家提出了「人口繁衍過盛不利水土」之論,引起了激烈的辯論,也引起了當時旁聽的高宗的重視,之後便下令翰林苑易學士會同天策書院地院精通地理的易學家研究此論。

    易學家們在經過對歷朝歷代人口和災害的史料對比研究後,得出結論:伐林為田對地表的破壞,將使泥土流失,導致人為洪澇。

                                        易學家們的研究很嚴謹,對史料的考證達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這也使研究的結論十分可信,單以關中為例,先秦時代還有大片原始森林,在秦統一六國後,關中湧入大量人口,墾地面積增加,加上始皇帝修建宮殿陵寢,大量砍伐樹木,造成黃土地泥土開始流入河中;至西漢時期,天下大治,又有大量林區變成農耕區;再至大唐,國力強大為歷朝之盛,都城規模也是前無古人,耗用木材無數,僅就長安而言,除了在鄰近州縣的山中採伐外,還遠到岐山、隴山採辦,秦嶺和終南山的風水都破壞不少,道門和佛門對此意見很大,所以才有易道交流會上聯合發難「墾田伐林有妨水土」之事。

                   



第一六七章驚心  
君朝西推薦:  
隨機推薦: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奧特時空傳奇  武道大帝  星辰之主  醜女種田:山里漢寵妻無度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蘭陵風流"
360搜"蘭陵風流"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