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王甫洮見狀,心裏不由嘆息。
之前說過,這個時代仍舊有些人和宿誼前世歷史中一樣,放浪不羈,行為怪異。按理說這些多是心懷漢室或者是懷才不遇的憤世嫉俗之人,世家理應少見。但王甫洮和王博源的叔父王稟,卻是其中例外。
王詡和王稟乃同母所出,但和王甫洮和王博源一樣,明明同一個爹媽生出來的,明明接受的同樣的教育,王詡和王稟性子天差地別。
王詡為人嚴謹,作風正派;王稟卻是個放浪文人,耽於聲色不說,行為舉止也極其怪異,且有話說話,從不給人面子。
這種宮宴上都能直白的懟皇帝的神人,你可別想他能對宿誼多留面子。
對於王家,這是個攪屎棍一樣的存在。偏偏王家偏疼幼子,王詡也偏疼幼弟,王稟除了舉止怪異之外,也沒惹出其他麻煩,所以王家任其去了。
只是這次他們好不容易將宿誼請來,若是王稟在宴會上突然抽風,那可不怎麼好看。
但王稟也是王家嫡系,他專門趕回來出席宴會,總不能不讓他去。那他可能真會大鬧一場,讓所有人下不了台。
宿誼一聽王博源支支吾吾科普他叔父的豐功偉績,想起自己曾經看過的電視劇。
宿誼對歷史的了解來源於義務教育和媒體。魏晉時代經常被花樣改編,所以他大概略知一二。
當然,那一二真實性有多高,估計連編劇自己都不知道。但其中基本上都要寫一個姓王的行為怪異的人來製造笑點。
而這個人最後結局似乎不好。
沒想到這個王家也有?還是說大家族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奇葩?
這個姓王的當然和電視劇中的肯定不是一個人,別說現在歷史人物一個都沒出來,是算算時間,現在頂多在三國時期,那人可是在西晉生活。
不過人嘛,總喜歡把陌生的東西往熟悉的地方套,又聽見一個和歷史人物相似的人,宿誼莫名多了幾分好感。
明明是過去,但居然和自己知道的歷史不一樣,讓人很沒有安全感啊。
王博源吞吞吐吐科普了半天他叔父的豐功偉績,見宿誼笑容未變,心想,宿天師果然心胸寬廣。要是旁人聽了,不管心裏怎麼想,總會搖搖頭嘆口氣,再寬慰他們幾句。
雖然他們心裏也覺得遺憾,但實際上聽着並不高興。還是宿誼這樣,什麼都不說比較好。
王甫洮也鬆了口氣。
先前王博源才在宿天師那裏打了滾,現在叔父又來一着,要是讓宿天師認為王家全是這樣的人,那才是真丟臉。
宿誼被請上宴席上座,和王家老太爺王承一起並排坐。
王承乃是當朝太傅。雖然皇帝在逐步削減太傅權力,現在的太傅除了教導太子之外,基本上是個榮譽虛階。但三公仍舊是地位的象徵,何況王詡在尚書省任左僕射,王家其他人也在朝中實權部門有所任職。所以王家目前是朝中勢頭最旺的世家。
宿誼這個年輕道士與王承並坐,實在是太給他面子了。
宿誼心頭微定。以王家座次安排,這次宴席應該比較平靜吧?
開宴之後,的確挺平靜的。大家看看歌舞吃吃東西,連自我介紹都沒有。
宿誼聽慕晏說過流程,貌似要吃一會兒之後,主人家向全體客人敬酒,然後才是社交的開始。
說實話,宴會上的東西味道還是不錯的。
雖然這個時候的烹飪方式單調,調料也不多,但面點還是能做出許多花樣,各式各樣的餡兒的味道也不錯。
這個時候菜式的花樣,主要是面點的花樣了。
肉的菜的甜的鹹的,有餡兒的沒餡兒的,宿誼這還是第一次吃本土飯菜吃的盡興。
宿誼吃的半飽之後,王承舉杯向賓客敬酒,社交終於開始。
首先,王承和宿誼互敬,然後王詡攜弟弟兒子過來敬酒。
宿誼這才有機會打量那個據說很荒誕的王稟。
其實,算不介紹,宿誼也一眼猜出誰是王稟。
面施薄粉,頭上簪花,一看和其他王家人不一樣。
其他王家人雖然也有幾人施了薄粉,頭上好歹沒帶花,還是一朵大紅菊花。
現代的
第36章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