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
「王丞相上表請辭,自陳老病思鄉,漸有不堪王事所用,一則避位讓賢,二則奴國強敵大敗,桑梓光復在即,因而想要畢集家人,將親宗異鄉亡眾棺柩送歸鄉土,再續家祭。」
謝尚在席中講起王導主動請辭的細節,沈哲子在聽完之後也不得不感慨真正權術較量的話,自己跟王導還是差了一個段位。
他今次準備也算充分,甚至在拿下司馬勛之後便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想。淮南得勝後也並未急功冒進,一直隱忍到老爹歸都執政,甚至就連興男公主北上都給他爭取到不小的優勢。
反觀王導那裏,本身便沒有多少準備,與王彬甚至都積怨頗多,至於以往那些青徐人家的舊好,也都多有疏遠,可以說是完全處在了劣勢。但就算是如此,單憑一份請辭奏書就能避開要害。雖然沒有避免被輟用的結果,但卻留下了一個尾巴,仍有復起之可能。
要知道即將光復桑梓的,可不僅僅只有琅琊王氏。王導將此與請辭與否聯繫在一起,那麼時局中那些人家難免會有「他朝君體也相同」的隱憂,就算此前也願意王導就此退居台城之外,但也不得不稍作姿態,這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如此一來,淮上戰事打得太漂亮,反而給王導施加了一層保護傘,讓沈哲子準備多時未能一竟全功。不過就算王導應對如何巧妙,但也僅僅只是稍挽頹勢,對於整個局面的扭轉無甚幫助。
王導去位,諸葛恢則升任揚州刺史,可以說是成為了青徐人家在時局中新的舵手。就算琅琊王氏此前在青徐僑門中有着怎樣龐大深厚的影響力,也難阻止青徐僑門分裂態勢。
就像是沈家在成為吳人首領之後,從來不會去想再去拉扯吳郡顧、陸一把,甚至要避免牽連太深,如此才能讓吳人們更加緊密的團結在沈家周圍。而褚和庾家甚至還是姻親,可是當其人擔任執政之後,對於庾家同樣沒有鼎力相助,庾懌只能退避離開中樞,就算已經在豫州取得不小的局面,但褚在選擇方鎮連結的時候,寧願選擇陶侃都不和庾家重修舊好。
至於歷史上的桓溫,則是直接對一路提拔他的庾家揮起屠刀,殺滅諸庾,尤其是庾冰的後代幾乎被誅殺一空。
諸葛恢雖然不至於這麼烈性涼薄,但想必也是絕不甘於長久生活在琅琊王氏的陰影之下。甚至於如果這一次王導被徹底踢出台城,他或許還會對王家子弟稍作提攜以彰顯姿態,但是王導留下一個尾巴,只會加劇彼此之間的裂痕。
「台省事務,自有賢長權衡。至於如今的淮南,那也真是求賢若渴。」
如果說此前只是客套,那麼現在沈哲子算是正式對謝尚和庾彬發出邀請。眼下他這個淮南內史的行政級別,還是在有些尷尬,頭頂上的空頭上司小舅子司馬岳且不必說,如今淮南內史府其實還是掛靠在豫州刺史府下。所以這一戰後,沈哲子就算別的都不考慮,最根本一點是要獲得正式開府的權力。
像是現在,他就算想要留用謝尚和庾彬,不獨要徵求他們二者同意,而且還要從台中獲得人事調令。所以,他是迫切需要一個人事權,能夠自主徵辟招募掾屬,那就是真正的開府儀同三司了。眼下淮南內史這樣一個不乏尷尬的官位,是絕對不能再用了。
如今的淮南,軍事上的人才是不缺,雖然沒有什麼冠絕一時的絕世名將之選,但未來的北伐也並沒有什麼天命王者等待他們去蹂躪征服。而且相對於追逐一兩個可遇不可求的名將人才,不如更加專注於軍隊本身的建設。
不過在行政方面的人才,淮南眼下則是急缺。如今淮南軍的兵勢覆蓋,其實已經遠及豫南幾郡,但卻始終沒有確定實際的佔領統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乏人治理地方,沈哲子又不願意選擇與鄉宗合流,所以眼下只能暫時擱置。
如今聚集在沈哲子麾下的南北人家子弟也是不少,沈哲子也在挑選、磨練他們的行政才能,但是相對於未來淮南的大規模擴張,這一點人才儲備仍然不足。他並不迷信什麼名門貴種,包括他自己也一直在認真學習謹慎求進,人的潛力是極大的,誰能想到秦末沛縣一群流氓胥吏就能開創一個強漢盛世!
對於沈哲子的邀請,謝尚和庾彬也都沒有拒絕,今次過江來他們本就沒有打算短時間再回,只要台中調令
0807 待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