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便知京口局勢不算美妙。果然,庾條一開口就是抱怨:「郗二郎太無心意,早先大家都是赤誠相待的資友,他家一旦得勢,即刻轉變面孔,不顧人勸將手中資股兜售乾淨,令得一眾資友人心惶惶,都言郗公不容我等資友!」
錢鳳也嘆息道:「郗公久困都中,曲意太久,一俟離都,便要一逞抱負。早先商盟幾批物資,盡被其扣留,言道淮北局勢混亂,需調集民資以為軍用。」
沈哲子早知局勢不會輕鬆,郗鑒在都中困頓太久,而這兩年京口又接連因王敦謀反和隱爵之事,令得局勢大變,較之以前早已物是人非。
對於自己在京口尚有多少影響力殘存,大概郗鑒自己也是心中存疑吧。所以甫一來到京口,便以雷霆姿態,直接對隱爵系統下手,抵制吳中商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樹立自己的權威。
雖然郗鑒此舉太過凌厲,但沈哲子相信,有錢鳳在此坐鎮,局勢應不可能陷入完全的被動。
「今次真是多虧錢先生敏察時局,一俟察覺江北有亂,即刻便將京口積存的隱爵資財轉來吳郡。若不然,這些資財只怕也要被郗公扣押起來。」
庾條感慨道,原本對於郗鑒坐鎮京口,他並不覺得有多緊要,甚至心內還隱有欣喜。認為江北動盪或會波及到京口一線,有了郗鑒這樣一位強人坐鎮,應該能夠穩定局勢。他本以為憑他大兄庾亮在台中的權柄聲勢,加之郗家人也與隱爵系統有涉,郗鑒應不至於對隱爵下手。
但庾條卻沒想到,郗鑒一旦來到京口,首先下刀的便是隱爵,一方面讓自家子弟退出隱爵系統,一方面責令庾條等負責人整理一份完整的隱爵涉事之人名單送去州府,竟似要擺出徹查到底、連根剷除的架勢!
得知資財轉移無礙,沈哲子鬆一口氣,果然這樣的大事還是要託付給錢鳳這種歷經考驗的人才靠譜。在時下,交情是交情,一旦上升到權柄和政治高地的搶奪,父子都會反目!相對於沈哲子,錢鳳對此認識更是深刻,壓根對郗鑒就不抱希望,一俟風動即刻將最重要的資財轉移,以避免完全的被動。
至於庾條,或有歪才一得,但終究欠缺了大事歷練和考驗,大概到現在還被郗鑒那三板斧砍得有點發蒙。
無論隱爵還是商盟,運作的最核心都是財貨,只要財貨不失,無論郗鑒擺出怎樣大的陣仗,沈哲子都不擔心。越是在這樣人心惶惶的時刻,越要用財貨分利以穩定人心。
思忖片刻後,沈哲子當即便決定道:「既然資財未失,請叔父即刻清點近來商盟諸多訂單貨資,相應的財貨要儘快撥付商盟。」
錢鳳聞言後便點點頭,這件事他已經在做了。商盟、隱爵兩頭並重,如今郗鑒佔據大義名分,對京口已經實質性的佔有,隱爵要何去何從還在兩可之間,商盟人心一定要穩定下來。就算郗鑒手段真的強硬到徹底廢除隱爵,只要吳中仍是一個整體,在錢糧上就能對京口形成鉗制!
相對於庾條的茫然無措,沈哲子反而淡然起來。他心中本來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並不怯於跟郗鑒來一場不動刀兵的較量。
新官上任三把火,郗鑒若不能在上任伊始就將權威樹立起來,日後再經營京口則勢必鉗制多多、困難重重。但由他如此暴烈的舉動,沈哲子卻看出來郗鑒對於重新執掌京口局面其實並無太大信心,否則大可以徐徐圖之,實在不必如此操切。
畢竟隱爵系統是此前不曾出現過的事物,就連庾亮面對這畸形怪物都一籌莫展,郗鑒也不可能會有什麼更好的方略將隱爵系統瓦解。相對於庾亮擔心自家遭受牽連,隱爵系統的存在則更深刻關係到郗家自己的利害乃至於身家性命。
京口形勢本就錯綜複雜,而如今在這複雜的局勢上則又疊加了一層誰都不知道會爆發出多大能量的隱爵系統,郗鑒有此應激反應,也在情理之中。
流民帥是什麼?那是一言不合就作亂造反的悍卒,跟他們談什麼忠君節義那都是廢話,如今江北的動盪仍未平復,若不能將京口紛亂的局勢理順,郗鑒怎麼可能安心!
所以此公一到京口,便擺出強硬姿態,若能就此將這樁事解決那是最好不過。若是不能,則可以逐步後退,降低自己的底線,繼而爭取一個更大的斡旋空間。當然,這也跟此公積攢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