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較之中朝最盛時期仍有差距,但中樞與地方的行政能力與效率遠非中朝可比,最起碼一點是杜絕了地方豪強的上下遮蔽,這就使得洛陽中樞權勢大漲,遠非中朝可比。
如此一來,核定官品官秩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一點得以確定,又使得朝廷吏治有法可依,雖然未必人人清廉如水,但在反腐倡廉方面,有了更加簡潔高效的操作方式。
中朝官制,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便是事權重疊、模糊與泛濫。普遍存在着一種一事多管、令出多門,而往往真正的要務又缺乏管制與監督。
這種現象的形成,也非一時積弊。魏晉俱為權臣霸府得國,而權臣存在本能就在於模糊事權、儘量的攬權專擅,事權的重疊與模糊,有利於他們將真正的權力攫取、篡奪到手中來。
即便不論魏晉,哪怕追溯到後漢時期,光武帝大隕石術中興創漢,其人一生功業或是值得誇讚,但所留下的這一個東漢朝局,從一開始便是病在胎里,是建立在王莽新朝躍進之後的一次大退步基礎上。
東漢無明君而不乏名臣,歷代皇帝幾無中興之英明,而所謂的名臣也並非通常意義上的褒義,僅僅只是名氣大而已。所謂漢以強亡,並不是說東漢真的國力強盛到人莫能侮,而是建立在強臣僭主的基礎上。這一點在東漢末年的諸侯割據中,可謂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東漢本身便沒有一個正常的政治生態,外戚、宦官、士大夫交相踐踏弄權。在這個博弈過程中,誰也稱不上是什麼絕對正確的一方,無非黨同伐異而已。
後世三國雖然群星璀璨,但魏蜀吳無論哪一個,也都只是從流適亂的權力媾和,算不上一種常態的政治構架。並不是因當時人智力不濟,而是世道如此。
大梁新朝既然標榜一斷前朝,那麼無論是前晉新朝,還是更前的魏蜀吳三國,包括東漢政治在內,其實都乏甚借鑑的價值。但是制度的創設,又不能憑空而生,必須要立足於當時當世。所以後世重歸一統的隋唐盛世,便成了現成可供借鑑的模版。
雖然眼下的大梁新朝距離真正的隋唐之世,中間還有着幾百年的跨度。但這中間幾百年,都是戰火紛飛的南北混戰,關於制度上的探索其實可以說是陷入停滯的原地踏步。中間縱有英主一時湧出,提供了一種可以暫作維持的制度模式,但終究不能考慮到南北普羅大眾的切身得失。
幾千年的歷史進程,當中雖有苦難給予了諸夏生民以無盡痛苦,但也不得不說,正是因為屢次浴火重生的存亡斷續,才使得諸夏得有不斷進步的動力與空間。
在這個進步的過程中,不斷有遠近諸夷崛起而勢大一時。但俗話說得好,沒事走兩步,鵲起於一時、桀驁於倏忽,沒有經歷過時間偉力的考驗,又有什麼資格恥笑一個榮耀與恥辱並抗、至今仍奮勇而前的文化傳承!
因是洛陽中樞在改制的時候,直接便提出三省六部這一盛世模版,明事權而斷職任。
中書長官詔命,此前一直主持行台政務的杜赫自然當之無愧而就任中書令。尚書則管行政,下屬六部各任職勞,江東老人賀隰與河北名流崔悅分別出任左右僕射,至於尚書令則因事權過重而暫不選任。
中書省與尚書省本就前朝舊制,此次改制不過更加明確彼此職事,算不上是創建。那麼門下省的單獨創建且定為中樞三省之一,則就可稱一種開創了。
正如六尚之一的尚書得以真正分曹任事而參與到外朝施政中,如果真要追溯門下省的前身,也可達於中朝前晉。但在此前,門下或是稱省、或是直稱侍中寺,大體相當於最初的尚書,僅僅只是作為皇帝的親信侍從,處境可謂尷尬。
特別是在南渡中興之後,皇權本身便不振,依附於皇權的侍中處境則就更加艱難,或是作為權臣加官,或者僅僅只是將人投閒置散而又表彰虛榮的一種安排。
可是現在,門下省被獨立出來,並被賦予執掌機要、共議國是,甚至給予審查詔令、簽署奏章的大權,中書詔令若是有失,甚至可以直接給予封駁,則就成為皇帝的意志體現,用以制衡中書省權重,是對君權的再次延伸。
至於政務六部,則就是對魏晉以來的分曹任事進行制度上的加強,使得六部尚書得以真正的參與國事行政,令中書相權再次下方,對於皇權的加強更是意義
1503 三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