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困難的是各種的實驗,在結合了原來中學教材之中的實驗課程,再加上定海軍的需要,總算是把教材給編訂好了。
當一門門的教材確定了之後,才有趙信面前那一份東西,關於定海軍教育問題的若干研究。
從農村走出來,在一個貧困的鄉村,一步步的學習,最終成功的進入到一等學府的北大,最終從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可以說一路學習出頭,哪怕他不選擇走德國這一條路,也不會放鬆教育的。
在趙信的關注之下,定海軍從來都沒有放過教育,只不過,沒有體系化,也沒有實行新的教育。
第一代定海軍人上了定海軍之後,為了加強工作的效率,教育就先開始了,在實行補充教育和掃盲教育的同時,對於兒童的培養也同時的開啟。
定海軍利潤巨大,有足夠的實力推行教育,在定海軍對於孩童教育,是全額補貼的而教育的。
最初,趙信也想過直接擴充成現在的教育方法,後世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讓那種模式,成為了最適合的模式。
可是最終,這個教育卻變了味道,讓普通的孩子們識字,只是聘請一些士子,進行開蒙,然後才添加了數學,歷史,還有其他的一些科目,總體上,還是舊式的,中間想過了一些改進,都因為老師的存在,而夭折了。
北宋重視文人,可是儒家文人的固執,也是出了名的,他們因循守舊,在某些時候,是比較適合統治階層的,可是在定海軍,在工業化的時代,還真的不適合。
現在,定海軍已經儲備了足夠的人員,那些在研究所裏面摔打,沒有出來的人員,卻已經基本的掌握了實驗的方法,對於物理或者化學,有了初步的理解的,他們或許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實驗者,成為一個出色的科學家,可是成為了老師還是沒有問題。
數學方面,也累積了一大批擁有計算能力的人才,這些人,都是用時間來培養出來的,現在正好到了用的程度了。
可以說,定海軍,除了文學歷史,必須要依靠原有的夫子之外,其他的行業,基本上不需要了,甚至文學和歷史,單純識字和講古上面,也可以不依靠這些夫子,這就有了改革基礎。
趙信猶豫的原因,恰恰是這個。
現在定海軍的教育,特別是學齡兒童的教育,很不錯,因為從上到下,都知道識字和知識的重要性的,從辦教育上面,是不存在阻力的。
不會有人反對孩子去識字,因為長輩們,已經遲到了這個的好處,只要1000字以上,初中級的認證的,就很簡單,只要花費時間就可以了。
1000字,對於大人而言,那是難啃的骨頭,可是對於小孩子,那是麼的,再說了,七八歲的小孩子,想上班也上不了,最起碼要到16歲以後,有8年的時間來學習,這一點,時間是等的起的。
可是老師是一個大問題,那些從科舉之中走出來的老夫子,他們的滿腦子都是科舉,所有跟科舉無關的,都是妖魔鬼怪,都是沒有用處。
歷史的加入,算是一個特例,可是勞動和自然這算什麼,還有那些數學,又不是培養夥計,要算數幹什麼,你說一個簡單的加減乘除就可以了,什麼一元二次方程,什麼三角函數,看着眼暈的東西,這不是浪費學生麼?
實際上,定海軍的教育改革,就是在不停的抗爭和爭取之中度過的,很多科目的加上的,都是在不停的爭奪之中的完成的。
現在趙信有了足夠的實力,那麼可以不依靠這些夫子,如果他們願意,可以給他們留下文學和歷史,如果不願意,那麼對不起的,就算是讓一些不太夠格的人來,也不會用他們。
文學,很重要,可是對於高速發展的定海軍來說,是沒有理科重要的,工業需要的懂得理科,會實驗的學生。
趙信現在頭疼的是,卻是這些夫子,他們或許會讓他頭疼,卻在定海軍的建設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這一次的改革,是全面的,是牽扯到了所有的方面的,一定會引來巨大的反彈。
在最初的時候,為了解決定海軍的識字率的問題,趙信找到了那些士子,當時他拿出了漢語拼音,就讓士子們有些微詞,因為這是逆反傳統的,傳統的教學之中,沒有拼音這種東西,你貿然的弄出來,總是不好的。
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