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便。
要想上集裝箱船,就必須要跟後世那樣,是大型的集裝箱散裝船,可是這種船,也是到了後世才流行起來的,在風帆時代,這不適合,遍地的風帆,讓甲板上根本無法放置。
同時,甲板上面的空間,也相對比較的寶貴的,在遇到風浪的時候,大量的水手,必須要上到甲板上面,通過操控船帆,來抵抗風浪,如果甲板上面,放置了大量的集裝箱,也引發問題。
理論是對的,可是需要一定的改進,只要造船廠完成建設,趙信在建設海船之餘,也會對風帆船進行改進,比如說,通過一些設計,讓側旋上開一些開放式的佈局,在裝卸的時候,可以直接的裝上,這需要一些理論和時間,現在還不行的。
在沒有集裝化和標準化的時候,轉運,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北宋,或者是整個世界其他地方港口,在轉運的時候,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的。
一個非常標準的問題就是,哪怕再怎麼的使用各種的起重裝置,還有其他的東西,在裝卸貨的時間,都需要一段時間,北宋已經夠快的,尋常的地方,一艘3萬料的大船,可能裝卸貨物,大概會使用幾天,甚至是的更久的時間。
對於季風的航線,這樣的卸貨,可以接受,畢竟,較遠的航程,一年來回一次,是可以接受的,這種時候,卸貨和裝貨,浪費幾天甚至是半個月的時間,都是可以接受的。
北宋的各種精良的東西,只要拉回去,就是一大筆錢,這一點,也是所有海商,不遠萬里,來到北宋做生意的根源。
可是定海軍不一樣,風帆戰艦和三角帆的出現,證明了定海軍海上航運的強大,特別是安裝了三角帆的風帆船,他們已經初步上克服了季風帶來的影響。
原則上,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是有風,不管是哪個方向的風,都可以讓船獲得動能。
哪怕能夠得到平均8節左右的航速,晝夜不停的情況下,一天可以達到180節以上的,這就是300多公里。
一天300多公里的速度,這個非常可觀了,哪怕打個對摺,休息一半的時間,也可以達到150公里。
把航海的航程,固定在6000海里之內,8節的航速就需要750個小時,375個時辰,日夜不停,也就是30天的時間,加上停頓和休息,可能就是60天,跟現在,動輒兩三個月,甚至更多的航運比起來,不知道快了多少的。
6000海里,在海上,已經非常漫長了,那幾乎穿行在了整個亞洲,要知道,從上海到紐約,如果穿行蘇伊士運河,從地中海和大西洋經過的話,也不過是10200海里,那是穿越到了地球的另外一邊了。
就拿東亞為例,目前的定海軍,到日本直線距離不過是900多公里,到了日本腹地,比如說後世的大阪,這個時代被稱之為難波京的地方,也不過是1500公里而已。
以一半的航速來航行,一天150公里,10天就可以抵達日本,來回20天,加上中間耽誤的時間,一個月也差不多可以來回了。
從定海軍到朝鮮,那就更近了,東亞的這些國家,一年可以往返12次。
或許,大規模的集中運輸,會降低的商品的利潤,可是工業化的社會,要求的並不是單獨產品的利潤,而是市場,是可以傾銷的市場,當然了,還有活的原料的過程,日本和朝鮮,已經有了這個可能。
無論是日本的銀和黃金,還是朝鮮的鐵礦和糧食,這些東西,都是定海軍需要的原材料,跟別說這兩個地方,深受中國的影響,在千年的聯繫之中,他們學會了大量先進的技術,比如說,種植業,都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更加的先進。
東亞,從中國的影響力擴張開去之後,就是整個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這些地方,現在還在低效率的生產,趙信要的,就是把民眾的能動性調動起來。
對於北宋,對於漢人,趙信當然做不到無限的壓榨,就算是賺取利潤,也是有一定的保留的,這實際上,是增加了成本。
定海軍目前的技術非常的先進,可以獲得高昂的利潤,給北宋一點好處,增加收入,這是可以的,可是對外的話,就不必這麼做。
掠奪,無論是用武力,還是用經濟,都是一個最快的發展自己的方法,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