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動力是非常關鍵,無論是蒸汽輪機,還是三脹式往復蒸汽機,這些都不是目前定海軍能夠涉及到的部分,可是火炮已經弄成了。
400毫米口徑的火炮,這可是一個龐然大物,這也不是全部,因為單純一門火炮,他的重量最大,也就是那麼點,可是實際上,定海軍在這個火炮的基礎上面,弄出來了炮台。
沒錯,就是戰列艦,也就是全重炮的戰列艦的炮塔,不但擁有各種自動化的裝填設備,同時,也擁有很強的防護能力。
這個當然跟主裝甲無法相比,可是厚厚的裝甲,也足以在戰爭之中保護着海軍的安全。
單純400毫米的火炮的中重量,就高達的130噸,如果是雙聯裝的炮台,他的重量超過了1000噸,
這樣的東西,放在2萬噸以上的戰艦上,才算是正常,乳溝放在小型的,比如說5000噸,1萬噸,那根本不行。
小船拉大炮,在整個戰艦發展初期,比較的明顯,比如說,日本為了對付北洋水師準備的戰艦,那就是用小噸位艦船,拉起大的炮,這是一種逆海軍發展的,到了後期,基本上要和諧統一,主流海軍國家,很少出現那種七炮塔神器的艦船,也只有在不那麼發達的國家才會出現。
定海軍的建造能力,重炮早就弄出來了,炮台,雖然有些困難,可是在趙信繪製出圖紙之後,也弄出來了,甚至一些更加新鮮的東西,也在趙信的提點下,做了提前的研究和測試。
趙信是一個軍事愛好者,也很的渴望艦船大炮的時代,戰列艦的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說,背負式的分佈,比如說的,統一口徑,全重炮主力艦,這些都是基本的概念,他都知道的,可惜,在輪船上面,受到了限制。
這不是一蹴而就能夠成功的,對於渴望戰列艦出現的趙信,想着能夠儘可能的減少這個過程,就減少,至於在這個過程之中,耗費的那些投入,那就無所謂了,這個就當做是發展時期的必然投入吧。
因為趙信的存在,有趙信這麼一個先知先覺者,在研究方面,耗費很少,大部分,趙信就指導了正確的方向,就比如說,輪船,在歷史上,輪船實際上是經歷了很多,甚至連輔助動力都有很多的選擇的,最終,歷史證明了,蒸汽機是最合適裝上的。
這個也是定海軍這麼容易攀升科技線的根本,為什麼基礎科技,投資這麼大,非國家,或者是一些龐大公司才能有能力推動,就是因為,基礎科技需要驗證的東西太多了,在無數次的失敗之中,才能夠幸運的獲得一條前進的道路。
可惜,這一切,在趙信這裏,趙信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到未來發展的道路,獲得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
趙信也知道,這會喪失一些東西,要知道龐大的基礎研究的排錯,在一定程度上面,會產生巨大的浪費,可是這些失敗的過程,失敗的研究,或許在某一方面獲得突破之後,就會成為原始積累,這個在後世已經無數次的驗證過了。
如果說,為了這些失敗的經驗,按照後世那樣,全面的研究,那是趙信不希望看到的,趙信的眼光,可以支持很長時間,如果說,能夠在三四十年,基本上,追上後世的發展高度的話,趙信為了讓科技發展平穩,還是會全面的發展的,可是再此之前,就沒有這個意義了。
成功的道路上面,速度最重要,一直到某種高度之後,才會考慮質量。
對於艦炮來說,最好的,就是放在船上, 400毫米的主炮,這已經不是風帆戰艦能夠承受的,就算是再大,也不可能,甚至某種程度上面,風帆戰艦,能夠容納的最大口徑,就是在100毫米左右。
要知道,在西班牙帆船的時代,一艘一等戰列艦,是可以容納上百門口徑不小的火炮,可惜那些火炮是舊式的火炮,這樣的火炮,他們的威力,不大,多是在500米到2000米之間的射程的,後坐力也可接受。
伴隨着定海軍,在火炮上面研究的深入,特別是炸藥方面的研究的提升,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威力何止提升十倍,加上各種管身自緊,還有炮箍的提升,毫不客氣的說,就爆炸時候的鏜壓來說,提升了不止10倍,這種情況之下,火炮本身的材料,是能夠承受爆炸的衝擊,可是後坐力不行。
後世也有無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