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晚,否則將會被士族更加嫉恨。」
李強嚴肅的說道:「主公說的不錯,若是封賞一來,咱們便立即攻城,這樣的話會給外人和陛下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他們會認為,咱們以前不攻城,是在要挾朝廷的賞賜,甚至會因此而遭到士族和朝廷官員的攻擊,所以還是小心為妙。」
眾人深以為然,高順不必多說,命人加緊練兵。
事後,高順心想,雖然他的到來,小小的改變了歷史,不過董卓還是出場了,既然如此,他便暗中支持一下中原的黃巾軍,給士族製造更多的麻煩。
同時,他也意識到,其它事情雖有所變動,歷史的慣性依然滾滾向前,改變不會太大;而接下來他面對的危險不僅是來自黃巾軍和士族,更多的是來自異族,他記得,在歷史上黃巾起義的時候,烏桓族騎兵便趁勢入塞,劫掠了幽、冀、青、兗四州,他不得不防。
於是給房良寫信一封,詳細交代一番,讓其以令而行。
又接連給向榮、曹山、周飛等人寫信,讓他們加強防禦,隨時注意烏桓人的動向;命張郃和鄒靖兩人,在注意烏桓人動向的前提下,加緊招兵,每縣的騎兵和步兵全部擴充到兩千人,做好對戰烏桓的準備。
五天後,周倉返回,詳細的介紹了波才處的情況。
高順和李強大喜。
李強建議道:「主公,應該把京城增兵的事情儘快通知渠帥波才,讓其早做準備,否則內外夾擊,其必敗無疑。」
高順道:「董卓帶去的兵馬,肯定全是騎兵,我現在擔心黃巾軍槍陣能否抵抗住騎兵的衝鋒,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紀律做保障,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
李強也沒有好的辦法,以黃巾軍的戰鬥力,在野戰中無法對抗董卓的騎兵,肯定一敗塗地。於是說道:「主公,長社向南一馬平川,向北有黃河阻隔,一旦潰敗,將很快被騎兵屠戮殆盡,不若讓他們提前控制黃河渡口,並把老弱遷移到黃河以北,萬一受到攻擊,可甩開官兵,進入太行山區躲避。」
高順道:「這個辦法不錯。」
周倉從兩人的談話中便知道了情況的危險性,不待高順安排,便請求再去一次長社。
高順點頭同意,並希望周倉在那裏待一段時間,建議波才集中彭脫等全部的力量到長社,與官軍決一死戰,若事不可為,可隨家屬向北轉移到河內郡。
周倉領命而去。
第175章高順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