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單位同樣有大量工程技術人員。然而李華勇心裏清楚,這條路同樣暫時走不通。
人家捧的都是所謂的「鐵飯碗」,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年,這個「鐵飯碗」裏面盛不了幾粒米了,然而想讓人家摔掉這個鐵飯碗,至少在接下來幾年裏,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概念。「辭職」,「下海」,「停薪留職」等等名詞,這都是九十年代以後的事情。
因此李華勇思前想後,眼下切實可行的似乎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儘量錘鍊自己手下已有這幫人。招不到人就自己培養,李華勇美其名曰自己這是準備「苦煉內功」。
李華勇並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不妥。要說建築這門學問,裏面很高深的東西當然有,但大部分時候用的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東西,尤其是在現場管理中那更是如此。君不見這年代很多建築企業的高管,大多文化程度都不高嗎?什麼泥工出身的項目經理,技校畢業的公司經理,在這年代一抓一大把。
這些人都是在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呀,國企都能這樣培養,李華勇當然認為自己也能夠這樣培養。
那麼要如何做呢?李華勇結合實際情況,他決定先採取以下幾條措施再說。
第一條:人盡其才。
這就是李華勇準備把李水生放到福田那個工地的原因了。對於自己這個「大侄子」,李華勇無疑是非常看重的,從一開始就非常看重,哪怕到現在依然看重。然而當李華勇發現李水生確實無法勝任一整個項目的管理後,他決定不再勉強,準備把他派過去給石偉軍當副手。
要說水生這人雖然當一把手不行,但他能寫會算,辦事細心。李華勇認為自己這樣做不僅有利於理順自己的管理,其實也更有利於他個人的發展。
在一個工地上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是項目經理的,李水生如果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材料物資部長,這才是真正的人盡其才,無論對他個人或者對自己事業將來的發展都有莫大好處。
李華勇想到的第二條措施,其實和第一條有很大關係,既然準備把李水生放到那邊去,那麼蛇口這邊就缺一個管事的人。李華勇還是老辦法,準備在表現出色的工人當中提拔,這次他看中的是沐陽,那個架子工吃貨胖子。
前兩條李華勇已經有了定案,唯獨第3條,他其實還沒想好該怎麼辦。這一條是關於石偉軍的。
要說在目前李華勇手下,能力最出眾,表現最出色的那也只有這個小石頭了。
「如何才能把小石頭培養成一名合格的項目經理呢.....」
在李華勇想入非非中,李水生提醒他:
「墩子叔,工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