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是關係到蘇軍在即將到來的堡壘行動裏面,能否將德軍的坦克部隊,全軍覆滅。
為此,蘇軍調動大規模的士兵,來當工兵;在他們所防禦的陣線上,挖了數百公里長的戰壕,和通訊線路;給他們的坦克,槍炮,摩托車,和戰馬都加上了掩護,就連避彈壕也加上了厚厚的頂棚。
使的這些頂棚,就算不小心被150毫米的炸彈給炸到,也不會炸爛。
而且為了更加安全起見,朱可夫還命令羅瑟夫斯基;和瓦圖京將軍;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要保留下數支裝甲軍團,來作後備役;同時還要在這數支後備役的後面再增加儲備部隊,以防備後患。
而最後的這支儲備部隊,就是後世很多人都知道了的實力雄厚;作戰經驗豐富的西伯利亞大草原戰區,也被稱呼為西伯利亞前線軍。
這支精銳部隊的將領,是一名叫做伊凡·科涅夫的將軍,進行指揮的。
在接到朱可夫的命令後,他就馬上率領着西伯利亞前線部隊,一直沿着庫爾斯克的凸角遠東地區;迅速地鋪展開來,挖戰壕,部署偽裝等軍事行動。
特別是蘇軍的新型76.2毫米反坦克炮,更加是比較大規模地在各蘇軍防禦陣地上,進行部署。
當然在朱可夫下達這些命令的同時,蘇軍還將庫爾斯克所有的村莊;和部落裏面的人民,全部進行撤離。
當朱可夫在庫爾斯克前線陣地,風風火火地進行着這些戰前行動時;在首都莫斯科堅守着陣地,進行指揮的斯大林;為了讓德軍在他們自己發動的這一場堡壘戰役裏面,得到更加慘重的損失。
於是他決定蘇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集結了130萬人的兵力,2萬多門火炮,3400輛坦克和2600餘架飛機;以及6000架反坦克炮,900台喀秋莎火箭炮。
如果再將蘇軍的後備役,加在一起的話,那麼蘇軍的總兵力是264萬多人;而武器裝備方面火炮則有52500門,坦克8200輛;飛機也多達6950架,而且反坦克炮,和喀秋莎火箭炮,也是翻了翻兩倍。
面對斯大林如此大動作,以及仿佛要一次性進行拼家底的部署,雖然陳炎龍還懵在鼓裏。
不過作為一個二戰迷,他在後世的歷史資料,和百度資料那裏也是知道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軍的兵力部署,和防禦部署的大概情況的。
第十八章 朱可夫和蘇軍的兵力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