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李政道,中國出生,西南聯大畢業,29歲成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正教授,是這所常青藤大學200多年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最終,還是在種族歧視嚴重50年代末,以年僅31歲的中國人身份,獲得諾貝爾獎。同時獲獎的還有35歲的楊振寧。
他們的聲望,自然不可能靠華裔血統或者年齡得到,只能是完勝他人的論文。
楊銳也不準備用嘴皮子獲取利益,研究成果才是實驗室組成的決定性因素。
離開實驗室,楊銳是馬不停蹄的開始做實驗。
而且是在唐集中實驗室內做實驗。
唐集中目前擁有的兩個實驗室,凝膠實驗室和電泳實驗室都是主要研究蛋白質的實驗室。
楊銳要做的相互作用蛋白,比純粹研究蛋白要前沿一些,但那更多的是思想和選題的不同,就基礎條件來說,唐集中的實驗室還是相當不錯的。
楊銳找到賀全貴,首先填寫和申請自己的實驗室時間。
唐集中這種有資格申請國家級的實驗室,不僅助教和實驗狗也忙着做實驗,外實驗室的老師也有借用的。
借出去的時間自然是不好的時間,即使如此,楊銳也得保證自己的時間與別人不衝突。
一口氣劃拉了兩百多個小時的時間,楊銳將人聚攏了起來,道:「我要做幾個新實驗,誰願意做助手的……」
從賀全貴到不認識的新人,通通把手舉了起來。
「你們都不知道是要做什麼吧?」楊銳哭笑不得。
賀全貴高舉着手,道:「不管做什麼,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學習。」
「對,學習。」實驗狗們異口同聲的重複。
「要是能署名就更好了。」賀全貴又加了一句。
「對,能署名就更好了。」實驗狗們再次重複,實驗室里熱鬧的像是犬舍似的。
大家爭先恐後的圍在楊銳身邊,好像他兜里裝着食物似的,而那食物,就是他發表在《cell》上的論文。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及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