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論文終究是要給教授們看的,這也是評審制度的價值所在,至於中間是不是有冤死的,那也是肯定的。
正因為如此,楊銳每次寄送重要論文的時候,都很擔心會有意外事件發生,畢竟,你並不知道某位教授是不是正好腦抽抽,要把新送來的文章給學生去練手,就像是上了手術台的病人,並不知道切自己肚子的是主任醫師,還是給主任醫師打下手的新手。
楊銳手下的科研汪們倒是挺喜歡現在的工作。
幫老闆看論文的科研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看了論文,給出結論,被老闆一聲不吭的拿過去,也不告訴你結論的對錯,科研汪們連最基本的學習都難以做到,基本上,就是一種強行自學了。
另一種是看了論文給出結論以後,老闆通常會給出一個約略的評論,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
這就算是科研汪辛勤勞作以後的最大收穫了,想要獲得的更多,請升級。
楊銳算是第二種實驗室老闆,但也不會給科研汪太多的指導,但汪們已然非常滿足了,科研可以說是需要最多積累的工作,有的積累就算不錯了。
如楊銳一般的一步登天,大部分科研汪想都不敢想。
他們能享受的,也就是一立方米的作業。
類似的題目,五條科研汪看的是********。
要想批閱這樣的作業,或者說,看這樣的論文,首先要做的是將相關論文閱讀一遍,如此方能知道對方在說些什麼,是否會有明顯的錯漏。
如果有,當值的科研汪就會將之標記出來,交給楊銳閱讀,如果沒有,也會標記出來,交給楊銳。
所以,楊銳本人其實也不輕鬆,但比自己讀要輕鬆太多。
然而,大部分的作業只能說是普通,裝在文件袋裏的教師論文明顯技高一籌。
可在楊銳眼裏,技高一籌也並不令人驚訝,事實上,能達到sci級論文的文章是有幾篇,但要想發表到影響因子2。0或者3。0以上的期刊,卻是有些力有未逮。
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兩個星期的時間就想寫出影響因子2。0或者3。0的文章,那已經是大犇的水準了,更不能是命題作文的形式。
這讓楊銳在寫作業評價的時候,變的猶豫起來。
另一方面,不斷出現的技高一籌的文章,也將楊銳的預期值拉的越來越高。
「看來只能做嚴師了。」楊銳在寫了第200個評語以後,終於大徹大悟,決定不再費盡心機的編寫沒用的修飾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