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現在可謂是既幸福又煩惱。
幸福的是,蘇定方還沒有來,所以這裏目前就他自己,他可以盡情的在蘇定方趕到之前,去收割這裏的戰果。
別問突前部隊被收回來,已經成了瞎子的李靖是怎麼知道蘇定方沒來的,原因很簡單。
如果蘇定方來了,必然是帶着十多萬的軍隊一起過來的,十多萬人的敵軍擺在面前,吐蕃到底有多少兵力可以用?現在又怎麼可能不斷的派人來襲擾,來攻擊?
所以,根據自身遭遇的情況,哪怕是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蘇定方還沒有來。
而且,根據對面的反應來看的話,蘇定方應該距離這裏不遠了已經,因為這座根本不大的城市裏,此刻卻聚集了很多很多的人。
遷都於此?那些只是騙騙自己的而已,誰會去相信這麼個不着調的理由?
煩惱的是,李靖覺得自己的處境有些不妙。
是的,兵力不佔優勢,但戰力卻佔據着優勢,而且地理位置也很好,對方很難從其他地方對自己發起進攻,唯一的突破點,只有前後兩個方向,至於左右,他已經看過了,兩邊都是陡峭的很,加上派了一些人上去,可以保證左右是安全的。
可安全不代表一切,因為李靖發現,接下來這段時間內,他的部隊可能就要定死在這裏了。
原因無他,一但離開這裏,他的部隊就會瞬間遭到更多敵軍的攻擊,再往前,無論是敵軍還是他們,都可以將陣型擺開。
而這裏,雙方一次性最多能夠投入個三五千人,再多的話,場地根本施展不開。
所以,李靖的煩惱在於,到底要不要出去?趁着蘇定方來之前,搞定吐蕃?
可出去的話,沒有蘇定方的牽制,吐蕃人一定會拼盡全力的在蘇定方趕到之前幹掉自己。
那麼,接連不斷的車輪戰,自己又能忍受多久?這裏還好,至少可以保證兩面是安全的。
可到了外面,一但四面環敵,一切可都不好說了。
雖說李靖已經做好了破釜沉舟,不滅吐蕃勢不還的心理準備,可那並不說自己就要拼死去跟對方硬剛,一個牛掰的將領,從不會在勝券在握的時候,卻去做那些欠思考的事情。
邏些城南部,大約七百餘里左右的位置。
浩浩蕩蕩的唐軍,擺出了巨大的陣勢,這些唐軍的臉上稍稍的顯的有些疲憊,可每一個人又都在苦苦的強撐着。
儘管在吐谷渾適應了幾個月的時間,到了吐蕃以後,進軍的速度也不算太快,可依舊有些人覺得不太適應。
至於戰鬥
戰什麼斗啊?他們這趟來吐蕃是旅遊來的,大好的風光,不去賞花看月,欣賞美景,戰個毛毛斗啊?
額
抱歉,俺有些裝b了。..
事實是,蘇定方本先計劃的是兵分三路,但事與願違,有些地方根本走不通,或者很難走,加上他們也沒有嚮導,到了後面,中軍與左右甚至相距百里之遠。
無奈之下,蘇定方只好將左右兩軍召回來,然後順着主路向前推進。
一支十萬人規模的隊伍,正常行軍的話,按照四人一排,在平原上,那麼從頭到尾,至少要排到二十里開外。
但是在這裏,隊伍整整排到了四十里開外,甚至第二天停下來的時候,後面的人睡覺的地方還是前軍昨天夜裏睡覺的地方。
偶爾的遇到些寬敞的地方,後軍才會加緊趕路,但即便如此,最少的時候,後軍距離前軍差不多隔着七八里左右。
換句話說,給你一萬人,讓你去進攻十萬人的唐軍,你敢不敢去?
只要腦子沒壞掉,沒人敢去進攻。
加上吐蕃在南部的兵力本就不多,牧民什麼的也是有限的,加上為了安全,很多牧民都不喜歡待在主路附近,雖然這裏沒有路,但是走的多了,常年這麼走的,也就有了路,雖然不明顯。
另一個,李靖的突然進攻,的確將吐蕃給嚇的不輕,剛一開始就抽調了大量的兵力到西邊去堵截,這也間接的幫助了蘇定方這邊。
然後,從離開吐谷渾到現在,一路上的戰鬥次數,更是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至於抓到的俘虜,蘇定方也沒有虐待,問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