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來的很快,當日天黑之前,來自東宮的詔書便被送抵齊王府。
詔書有兩份,一份是任命尉遲敬德為涇州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全軍抵禦突厥,任命齊王李元吉為監軍。
監軍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監督全軍,所代表的是皇帝,關於軍中的任何狀況,監軍都有權直接向皇帝匯報,若是情況緊急,也有權直接做出處置,然後再匯報皇上。
但是李元吉還接到了另外一份詔書,詔書中告訴他,李元吉可以在一切他認為合適的時間內,取代尉遲敬德,成為新的統帥,有權處置任何事情,在突厥正式撤軍之前,李元吉可全權負責。
這份詔書的意思就更簡單了,李元吉不僅有監督全軍的職責,還可以對尉遲敬德的指揮進行干預,甚至可以取代他,也包括了之後的談判,這些都將由李元吉一個人來負責。
這份信任,便是太上皇李淵身邊的紅人裴寂都從未享受過,而裴寂在李淵身邊到底有多紅?
裴寂曾領軍征討宋金剛,因剛愎自用,導致大敗而歸,可李淵卻並未遷怒於他,反而令事件冷淡一段時日之後,升任其為左僕射,司空等要職。
但是與李元吉此刻肩膀上的信任,便是裴寂也無法相比。
至此,民間與朝廷,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反應。
民間這是第一次正式的聽說突厥人打了過來,朝廷雖然派了一位王爺前去迎戰,可齊王被幽禁的事情民間可是也聽說了,所以民間更多的還是擔憂突厥人到底會打到哪裏?長安到底守不守的住?
而朝廷那邊則是亂成了一鍋粥,李世民給予李元吉的這份信任,瞬間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一陣巨大的風波。
而原本的派系也隱隱有重新劃分的趨勢,齊王李元吉突然得到了權力,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可能不是什麼好事,但依舊有不少人仍未死心,因為他們先前效忠的便是李建成與齊王,或者是李淵。
關於玄武門的一些內幕,這些大臣們也並不知道,他們至今仍是認為齊王是按照計劃前往的軍中,陰差陽錯的躲過了一劫。
而李世民一派的大臣們,則是紛紛抱怨不已,暗暗埋汰李世民為何要重新選擇李元吉?難道就不怕李元吉藉此機會直接反了嗎?
而真正知道真相的人,只有區區數個,李世民,李元吉,長孫無忌,長孫皇后,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外加一個不明所以就被卷進來的馬周。
隨着兩份詔書的到來,齊王府也漸漸的熱鬧了起來,車隊來來往往,車水馬龍,門前停下一輛輛的馬車,院中也更是佈滿了車輛。
程知節,李勣,李靖,柴紹與段綸五人最為忙碌,不僅人來了,同時還各自帶來了不少的錢財。
程知節帶來了三千貫,李勣帶來了兩千貫,李靖帶來了兩千五百貫,柴紹與段綸各帶來了一千五百貫,不足五千貫的部分,則全部從齊王錢莊進行貸款,而貸款的本金以及利息,則從日後的分成中扣除。
兩位駙馬爺只是留下了錢財便匆匆離去,接下來這裏將與他們沒有任何的關聯,雖然這兩人也能帶兵打仗。
段志玄的戰敗,為這些不可一世的李世民集團武將們帶來了深深的刺激,段志玄地位不如他們這些國公,可段志玄的能力卻絲毫不差,差就差在他的資歷。
而段志玄又是出了名的善打硬仗,曾追隨屈突通打的李淵聞之頭痛,甚至到了後面都要繞道離開。
這麼一位能打惡仗的將領戰敗身死疆場,怎能不為他們帶來巨大的震撼?
麾下猛將如雲,戰意傲然,可李元吉此刻卻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長安城中兵力本就不多,段志玄帶走了三千,除去長安必備的守軍力量,暫時能夠調用的兵力不足一萬五千人,只能湊足一純戰鬥軍多一點的部隊。(一軍戰鬥人員12500人,滿編20000人)」李靖隱隱擔憂道,兵力不足,這是硬傷,稍有不慎,便會引來更加悲慘的後果。
「我軍雖驍勇善戰,但一萬五對二十萬,便是除去非戰鬥兵力,突厥主力至少也在七萬以上,這樣懸殊的力量對比,想要獲勝,可謂難上加難。」饒是心中不爽的長孫無忌,此刻也沒有心思再去使壞,同樣說出自己的擔憂。
「兵來將擋水來土
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