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亞斯?孔卡爾維斯?席爾瓦兩人私交上的事情,與兩國關係扯不上邊。美國當然不會相信德、委兩國的上述解釋,因為沒有抓住雙方任何把柄,加上美國根本不想和德國鬧僵,最終只好偃旗息鼓,不了了之。一場突如其來的外交風波還未颳起就很快熄滅了。
米勒對於美國國務卿指責早已的所準備,故意裝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並調侃說美國的東西雖好,可就是難以買到。
美國國務卿告訴他,其實美國的東西並不難買,只是因為美國的政治體制如此,別說自己只是個國務卿,就是美國總統威爾遜也無能為力。國務卿在這方面是沒的撒謊的,難怪總統威爾遜會拍着桌子發脾氣。事實是,美國的產品輸出有時候需要細化到議會、國會、甚至每一個州。願不願意出售,或是出售給誰,都不是某一個人說了算。米勒其實並不看好美國這樣的民主,因為真理有時候確實掌握在少數人手上,否則,聰明的人過多,往往會造成說話的人多,而做事的人卻少了,再者,真正聰明的人鳳毛麟角,所以說偌大的美國只有一位總統,若大的世界只有一個埃里克?艾德里安。
米勒一直很迷茫,權力太集中,不好,權力太分散,也不好,他越來越覺得還是先民主後集中比較靠譜,象美國這樣的民主不可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卻反而成為多嘴多舌的雜音,不但無法幫助總統治國理政,往往還會出些餿主意,更嚴重的是混淆視聽,顛倒黑白,成為制約國家正常發展的絆腳石。赫爾曼?米勒自己都感到好笑,他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感想,其實這都是美國人自己的事,跟一個德國人沒多少關係,但問題是,這樣的體制已經讓他這個德國人非常困惑,非常迷茫。
在出訪美國的這麼多天裏,米勒一直迷惑不解,工作中有時候忽然發現前景渺茫,甚至出現絕境,而正當自己束手無策的時候,忽然就會柳暗花明,如有神助,難道這些事都是出自巧合?如果說只是巧合,那麼這樣的巧合為什麼總是在自己最困擾的時候就會突然接二連三地出現呢?他不斷猜測,有時候睡覺之前也在思索這個問題,他覺得這些肯定不是巧合,而是身後有人在暗中相助。
美國本土有不少德國後裔,在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會有深深的祖國情節,不論他們在美國經歷了多少年、多少代,但他們對自己的祖國卻始終無比熱愛;不管世界各地如何發展,他們都會積極維護自己德國的利益;這是米勒應該能想得到的,當然,他想到了。
同胞的助力同時也是鼓勵,米勒在大洋彼岸的出訪一下子精神百倍,接下來的時間他要繼續衝刺,因為他的身後還有數不清的德國人。
其實,此次的美國之行還有另一個重要任務,米勒對此毫不知情,此事僅埃里克總統與國安部漢斯部長知道,因為保密程度極高,某些情況下連漢斯都需要得到埃里克親自授權才能了解其中奧秘。正是因為有了艾德里安那些不為人知的嚴密佈局,才使得米勒在困境中如有神助而渾然不知。
第122章 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