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虖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是故,「《(左)傳》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與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
如何施為?
「和民一眾,不知法不可;變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和民一眾,變俗易教。便是向化使然。
又待眾人歸位。
中書令趙娥,三取王命,當殿誦讀:
「封荀紹為首陽長,秩三百石,『銅印黑綬』。另賜銅錢五萬,蜀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馬軺車一輛。」
「臣,荀紹,遵命!」
「封荀閎為蘆州長,秩三百石,『銅印黑綬』。另賜銅錢五萬,蜀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馬軺車一輛。」
「臣,荀閎,遵命!」
「封鄭益為渝陰長,秩三百石,『銅印黑綬』。另賜銅錢五萬,蜀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馬軺車一輛。」
「臣,鄭益,遵命!」
初授官職,另有賞賜。亦循舊例。荀紹、荀閎,乃荀氏俊才。三百出仕,二千及冠,當可期待。
然鄭博,何許人也?竟能與荀氏二子並列。
百官隊列,便有人交頭接耳。話說,今時不同往日。今是薊吏,明為漢臣。今治一縣,明守一方。便是為十三州之牧,亦或高居朝堂,貴為三公九卿。亦未可知也。
三百出仕,為一縣主官。如何能不持重。
不等眾人開口,便聽儒宗持芴跽奏:「老臣,代獨子,謝主公後聞。」
竟是儒宗獨子。
鄭博,字益恩(注1)。乃鄭玄獨子。家學淵源。侍奉老父,深居高成館。鄭玄醉心編纂《薊國大百科全書》。諸多史料,皆獨子鄭博,代父整理。只因深居簡出,故百官皆不聞其名。
若非龐德公北上。寄居高成館。見之甚奇,舉薦薊王。薊王亦不知,儒宗門內三千弟子,竟有獨子,藏拙其中。
薊王言道:「孤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然孤又聞,『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既為忠良之後,豈有不助孤一臂之力,匡扶漢室之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