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今時當麥熟之際,青州官兵為爭糧,與境內的黃巾屢屢交鋒,幾無一勝,青州黃巾挾連勝之威,兼因兗州兵受挫於遂鄉,致使兗北黃巾亦聲勢大盛,此兩州之黃巾遂漸有合兵的趨勢,濟南、樂安、齊等郡國的黃巾或向西南入濟北,或南侵泰山,東萊、北海的黃巾則在橫掃郡內之餘,開始有進犯琅琊的跡象,駐兵於琅琊北部的尹禮、潘璋並及黃遷等部已經接連將之擊退好幾次了,——潘璋本是駐兵東安,前不久因北海、東萊黃巾北犯之故,荀成把他調去了東武,與駐兵在諸縣的尹禮組成防線,由改駐在莒的黃遷提供後援,共同抵禦外患。
荀貞當下收到的這一封有關黃巾的軍報,便是潘璋又一次擊退來犯之敵的露布傳捷。
既是因早前陶謙逐走徐州黃巾之功,也是因荀貞主徐後,分遣精銳入屯各郡,積極進剿各地賊寇之力,徐州內部的環境,整體來說比較安穩,可州界,尤其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州界一帶卻是很不太平,北邊有青州黃巾,西北邊有魯國和兗北黃巾,劉備才有擊敗魯國黃巾的軍報傳來,緊接着,這就又來了潘璋又一次擊退北海、東萊黃巾的檄書。
荀貞令荀成取來琅琊國的軍用地圖,展開細看。
地圖上,山川河流俱顯,用不同的顏色分別標註了潘璋、尹禮、黃遷等將各自的駐區,並及目前探知的北海、東萊等郡內,黃巾勢力所佔據之範圍區域亦有標註,一眼看去,東萊、北海兩郡內的縣邑、地區幾乎盡被黃巾佔有,只有寥寥數縣尚處在官兵的據守之下。
荀貞又令喚來太史慈。
等太史慈來到,荀貞指着地圖,問他道:「子義,卿前從東萊來徐,單人獨行,是怎麼從這些黃巾中穿過的?」
太史慈看了看地圖,見圖中所標註之北海、東萊各股黃巾的勢力範圍區域毫無錯處,連各股黃巾的渠帥名字都一點兒沒有錯,甚至有一些是連他都不知道的,心中驚訝徐州對北海、東萊眼下形勢的熟悉程度,口中答道:「慈能射,賊雖眾,常不能近身,無能為也。」頓了頓,又道,「賊多烏合,少義烈之士,慈於道上,前後遇賊約有十七八次,大多以矢斃其首領,然後余即潰散,偶有不畏死而竟至前者,慈或以刀,或以手戟格殺之。」
太史慈文武雙全,猿臂善射,又善使刀、手戟,遠則射之,近則格殺,沿途所遇十七八股黃巾,無一人為其敵手,是以履險如夷,雖徒步單行,一路無驚無險,順順噹噹地到了徐州。
荀貞嘆道:「單步過豺狼,卿真虓虎也!」問道,「卿言能射,可一觀否?」
太史慈自無拒絕之理,諸人遂出堂外,到曠地之上,荀貞叫人樹下標靶,太史慈於百步外引弓射矢,十發十中,不止射中,並且他用的是強弓,力大雄渾,箭矢俱深透入靶中。荀貞問隨從觀看的荀成、辛璦、典韋等將校:「卿等能為不?」諸人皆搖頭,都做不到這樣。
荀貞注意到太史慈用的抉拾、步叉都很簡樸,聯想到他沒有騎馬,而是步行至徐,知此必是因他家境並非很富之故,已經送給他一匹坐騎了,既知其善射,現下可再送給他一套射箭的裝備,於是令道:「取我常用的抉拾、步叉來。」
很快,侍從們取來了荀貞日常所用的抉拾、步叉。
荀貞親自拿住,送給太史慈,笑道:「寶劍贈烈士。吾平素自詡能射,較之與卿,何止天壤之別!此數物在我手中實是無用,特贈與卿,務以使明珠不致蒙塵!」
「抉拾」是兩件東西,抉者,即扳指,保護手指在拉動弓弦時不受到損傷,拾者,是臂衣,套於左臂上用以在開弓時護臂。「步叉」則是箭囊的時稱,以箭插於其中,故得此名。
太史慈推辭說道:「慈來徐後,未報將軍贍顧家母之恩,無功至今,已受將軍賜馬,何敢再受寶物。」
荀貞笑道:「卿從東萊來,熟知東萊、北海黃巾虛實。近月以來,此二郡黃巾多擾琅琊邊境,我欲屈卿暫為州武猛從事,給卿兵馬三百,協元龍助守州界,何如?」
太史慈慨然應道:「將軍有令,慈自遵從。」
荀貞大喜,顧對荀成、陳登等人說道:「有子義相助卿等,琅琊安矣!」
荀貞用人固是唯才是舉,可當牽涉到軍中時,哪怕是在後世特別
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