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很熟悉,但是論全局觀念,沒有一個人能和他這個看過無數次世界地圖的人相提並論。
看到地圖,女王頓時眼前一亮,看向梁嘯的眼中多了幾分欣賞和信心。
梁嘯自信的笑了笑。其實這張地圖還不算全,為了避免引起女王的疑心,有很多細節他都沒有畫面,只是大概的畫出了幾個國家的方位,重點是蔥嶺、崑崙和天山。同時,為了增強女王的信心,他特地將大漢畫得大了些,幾乎佔了地圖的三分之二。
梁嘯侃侃而談,中心思想卻只有一個:大漢必破匈奴。月氏如果不與大漢聯盟,將來必被西遷的匈奴人踐踏。即以目前而言,月氏東有勁敵烏孫,南有大夏,西有安息,唯有北面的大宛稍弱。一旦大宛被烏孫佔據,月氏人將四面受敵,絕無倖存之理。
女王稀疏的眉頭緊蹙,盯着地圖,看了很久。阿奢那雖然已經聽梁嘯說過,此刻再聽,依然覺得心驚肉跳,惶惶不安。匈奴人留給他們的印象太深了,一旦匈奴人西遷,情況將比烏孫人攻佔大宛嚴重得多。
月氏人連烏孫人都擋不住,還能擋住匈奴人?
「依貴使之見,當如何是好?」
「當然是東西夾擊,重創匈奴。只要匈奴人的實力受損,就算他們西逃,有大宛在北,月氏也可安然無恙。若大宛被破,月氏就只能與匈奴人面對面。縱使取勝,也是慘勝。萬一敗了,不是匈奴人南進,就是巴克特里亞人北進,月氏必亡。」
女王和阿奢那交換了一個眼神。阿奢那又道:「我們與大宛人多次交戰,互有仇怨,他們能接受我們的支援,讓我們的勇士進入大宛嗎?」
梁嘯笑了。「這的確是個問題。如果只有三五千人,又由謹慎之人率領,那還好說。如果人數太多,又不肯守規矩,肆意行事,大宛人恐怕不肯答應,說不定一怒之下投降烏孫人,轉而與月氏為敵。」
「三五千人,能退烏孫人的大軍嗎?」月氏女王疑惑不已。「烏孫人雖不如匈奴人強大,卻也控弦數萬。大宛人能夠調集的人馬,恐怕不會超過兩萬吧?」
「殿下英明,的確如此。」梁嘯早有準備,不慌不忙的說道:「可是,如果烏孫人兩線作戰,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兩線作戰?」
「是的。我們漢人常說,用兵之道,在致敵而不致於敵。烏孫人自恃有匈奴人撐腰,兵強馬壯。擊月氏不成,就想轉而攻擊大宛,迂迴月氏身後。可是東西數千里,中間又隔着一座大山,他們首尾難顧,這正是月氏反擊的好時候。」
梁嘯在地圖上找到大宛之東的山口,重重一點。
「如果能有萬餘人馬,以逸待勞,在這裏拖住烏孫人。蔥嶺以東的月氏人就可以趁機搜集舊部,在合適的時機東進,攻擊烏孫人的老巢。或者埋伏在烏孫人撤兵的必經之地,待烏孫人撤退時進行襲擊。如果能重創烏孫人,你們就有機會重回故地。就算不成功,你們也可以多出幾年的太平。」
月氏女王微微頜首,答應與大臣們商量商量,再給梁嘯答覆。
梁嘯躬身而退。
兩天後,月氏女王再次召見梁嘯,決定與大漢結盟,並派大祿阿奢那、王子巴圖領騎兵五千,趕往大宛,由太子阿留蘇統領蔥嶺以東的月氏人東進,召集留在南山的舊部和羌人,等待戰機。女王決定,大戰結束之後,巴魯將作為大月氏的使者,隨梁嘯回大漢,朝見大漢皇帝。
與此同時,女王重賞了梁嘯。
梁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滿載而歸。
山口中段,李舒昀、老安德魯並肩站在山崖之上,敞着懷,任由呼嘯的北風吹過臉龐。血紅的大氅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宛如戰旗。
「烏孫人來得真快啊。」李舒昀笑道:「老安德魯,若不是你,我們恐怕要吃虧了。」
老安德魯苦笑道:「當年和月氏人作戰,我們就因為來不及佈陣吃過大虧。這一次對付烏孫人,我不得不小心一些。」
李舒昀心領神會。老安德魯肩上的擔子重,心理的擔子更重要。他自認希臘精銳,又受梁嘯器重,如果這一仗打不好,讓烏孫人輕鬆進入大宛,他還有什麼臉面活着?
「我們設置的關卡能擋得住烏孫人嗎?」
第250章 指點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