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都忙着見各方士紳與各地文武官員,是不會見王爭這個小小的千總的,即使掛着署指揮僉事的頭銜。
他們二人打聽到,三日後便是王得樂三十八歲的生辰,那一日王得樂將在州治內大宴親朋,各方人員都該到場,這是王爭最可能見到王得樂的法子。
說起來,王得樂也是一個悲劇人物。
他於萬曆二十九年鄉試第一,高中解元,當時的他可謂是意氣風發、如魚得水,與所有文人一樣,王得樂也曾幻想自己能「連中三元」,但是接下來他的人生卻不如意,更加是連連觸霉了。
會試屢考不中,這一來二去的耽擱了七八年的時間,最後也沒考中,這才徹底放棄,先後在幾地幹了知縣等,官場沉浮數年。
前段時間打聽到寧海知州董成平升入蓬萊,繼任又是空懸,就開始不斷找人托關係,總算是來到寧海州這個其他人都不願意來的極窮之地做了一個知州。
本來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未成想卻撿了個寶地,這讓以往別人愛搭不理的王得樂整天做夢都要笑醒。
最近的時日吳惟忠和韓大虎打聽到,王得樂有一個最信任的一個家僕,甚至到了看其為家人的地步。
這個家僕名為孔正,在萬曆年間就陪王得樂鄉試、屢次會試,苦寒數年,直到現在終於開始享福,總歸是有些貪心的。
收了吳惟忠的兩百銀子,打包票說會讓王得樂見王爭,這樣一來,周圍上下都被買通,剩下的就只是王爭自己了。
通過這件事,也讓王爭看清了明末的官場,真是到處都散發着貪婪的氣息,衛所的武官隨隨便便就可以花錢買,雖然沒有什麼職權,但怎麼說也是朝廷的官。
那些花錢上來的人又有幾個是有真才實學,多半只是尸位素餐之輩,為了撈銀子而花銀子罷了,這樣的官場,怎麼能打贏剛剛崛起的韃子。
比如現在的大同總兵王朴,韓世猛戰死大凌河後,王朴就是花錢納級買了大同鎮的總兵官,搞的大同鎮烏煙瘴氣。
在後來決定明清雙方命運的松山之戰中,王朴也不負厚望,第一個帶着大同官兵逃跑。
這先頭一開,便導致當時甚至是佔據稍許優勢的明軍全盤崩潰,爭相潰逃。